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 ①年龄:孩子年龄越小,专注的时间越短。例如二岁的幼儿,一般的集中力只可能有2~4分钟,五岁的孩子,可维持15~20分钟。当孩子专注的能力过去后,他们会感到疲倦,必须作短暂的休息。 ②所专注的事:武汉家政公司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是在其能力范围之内,他便可从这项活动过程中锻炼专注的习惯。反之,假如所做的事太深难,使他们无法顺利地完成,那便不是建立专注习惯的好机会。例如我们要求一个两岁的孩子专心地做一个复杂的拼图或积木,这不是他能力所及的,他只会短暂地玩一下,很快就会觉得没味而放弃了。 ③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做他认为有兴趣的事,他会较易专心下来。孩子对兴趣的看法,很多时是与成人不一样,所以,成人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一般来说,3~6岁的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兴趣,而且学得也快。有时孩子会随意玩一些物件,成人可能会认为无聊而阻止他,或者要求孩子用大人的方法来玩。其实,如果孩子专注于某项活动时,大人不要干扰他,因为他需要透过亲自摸索来学习。同时,很多我们看似简单的活动,都是能帮助孩子练习身体的协调,如手眼的协调、手指之间的协调、肌肉之间的协调,都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例如孩子拿着一只匙羹在东敲一下,西敲一下时,他们就可以获得几种经验:一是练习手肌肉的协调,知道怎样拿着调羹;二是明白到使用不同力度,做不同的动作及敲击不同的物体时,会有不同的声响效果。这是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方法。成人应让儿童自由地发展,使他从有兴趣的事物上培养专注的习惯。 ④外界的骚扰:外界对孩子的骚扰包括环境和人为两种。武汉家政公司环境的骚扰,例如在孩子身旁大声地播放歌曲或电视节目,这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人为方面,一般是父母的骚扰:有时可能是由于过份保护子女所致。例如孩子玩了一段时间以后,父母会认为他已疲倦,要他休息一下;或是怕孩子太热,给他喝点水,抹抹汗等。

孩子为什么不能集中注意?     刺激太早、太多。新奇刺激都能引起人的定向反射,婴儿生来就有这种反射能力。当他们看到一件从未见过的玩具时,就会去注视它,高兴起来还会手舞足蹈。但是,任何事都要讲究“分寸”,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为了发展婴幼儿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有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但是,刺激太多了,太强了,或提供过早了,可能会骚扰婴幼儿的宁静,反而使他们变得激动、烦躁不安。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在婴儿小床上方挂上彩色玩具,用彩色挡板代替白色的挡板,结果因为刺激物出现的时间和数量都过了头,不仅无法吸引婴儿的注意,他们哭的次数反而比控制组儿童还要多。年幼儿童神经系统都比较弱,过强、过多、过早的刺激反而会引起他们的不安。有些家长诉苦说:“我的孩子玩什么都只有二分钟兴趣,崭新的玩具是他自己吵着要买的,可玩了二次就扔在角落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定是你为孩子买的玩具太多了,样样新颖就等于样样不新颖;而且孩子也已摸熟了你的脾气,他要一样,你就会买一样,那“旧”的还有什么用呢。家里堆满了各种玩具,若不引导孩子如何认真地去玩每样玩具,那不是在发展幼儿的智力,而是在糟蹋幼儿的智力,会养成喜新厌旧、讨厌一切的坏习惯。 强迫儿童干不愿干的事。世界上许多有趣东西,不叫你注意,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注意的;个人最喜爱做的事情,你不让他干也无济于事。在这里,兴趣、志趣是集中注意的重要因素。儿童年龄越小,无意注意越占优势。他们的抑制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差,注意力极易为外界新奇刺激所分散,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仍能给予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如看小儿画报、小人书、儿童电视剧、做游戏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幼儿的这个特点,一味强求幼儿学这、学那,武汉家政公司又不注意学习方式,使幼儿处于疲乏、被动的状态中,还不时听到父母的责骂声,甚至鞭打,久而久之,儿童不仅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反而学会了眼睛像在看书,脑子却在开无轨电车的“诓骗术”。“你专心点!”“你注意点”的叫唤声成了儿童开无轨电车的伴奏。 边学边玩: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做功课不能一心两用,更不能一心三用。但据说拿破仑可以同时干七件事,法国心理学家布朗曾当众表演,一面向听众朗诵一首诗,一面又在写另一首诗。他还可以一面朗诵诗,一面完成复杂的乘法演算。如果关于拿破仑的说法只是传说,布朗的表演倒是千真万确的。从心理学来讲,这是一个人注意分配的能力。常人中也有这类能力的。在干一件主要的事的同时,还可以干另一件事。有许多工作要求既能集中注意,同时又能“分散”注意。飞行员、教师、驾驶员、乐队指挥都需要关于分配注意。但这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一种活动必须是已经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这才可以用更多的注意力去完成另一件事。 儿童的学习技能尚未熟练,而且每天总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消化吸收,不宜同时干两件事。可有的孩子总喜欢一边做功课,一边干些别的事,如听录音、看电视、吃瓜果点心等。有的父母还索性亲昵地坐在孩子旁边陪孩子做功课,于是,写写、聊聊、吃吃;吃吃、聊聊、写写。长久如此,儿童就养成了不专心的习惯。 家庭环境不安宁:注意力长久地集中于某项活动,这不仅与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也跟儿童自身的主观状态有关。我们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需要克服周围环境的种种干扰,用意志力量迫使自己专心。但年幼儿童的这种抗干扰能力很差。混乱、嘈杂的环境会打破儿童的心理平静。有的孩子在家做功课很可怜,他们没有固定的位置,家里人声鼎沸,样样刺激都会不期而至袭击她。梅梅刚坐下想做功课,外婆在厨房高声叫喊“去买点酱油”,作业才开个头,妈妈回家了,带给她喷香的黄桥烧饼,“开饭了,把本子拿走”……,当她再次坐下做功课时,爸爸开响了电视机……。这样的环境,即使是成人,有时也很难自控,何况是孩子。 要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要防止或改变形成不良注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