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禁烟活动说几句真话


为禁烟活动说几句真话

 

       据了解,目前我国吸烟人数已突破3亿大关,居世界各国之首。 以重庆为例, 全市现有人口数3000多万,吸二次烟的人数有1500万,吸烟的人有1000万,这个数字让人非常惊叹!世界上约30%的烟民生活在中国,其数量和美国总人口相当。今后15年吸烟将导致中国每年大约200万人死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和香烟生产国。 中国已采取措施减少吸烟,比如禁止电视和电台播放吸烟广告,以及在香烟盒上增加健康警告。关于吸烟的危害,戒烟对健康的好处,不必在此赘述。

       说实话禁烟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收到的效果, 应该说很有限, 甚至还有越禁烟民人数越多的趋势, 其中女烟民与小烟民的增加令人十分忧虑, 究竟是什么原因? 控烟专家认为,公共场所禁烟难,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社会习俗的巨大影响力。在我国的社会交往中,尤其在生意场上, 一直存在着“互敬香烟”的习惯,而公共场所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从社会习俗的角度讲,公共场所要彻底禁烟困难相当大,阻力相当大,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在促进戒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这些场所的人员并没有作出很好的表率。医院作为医疗保健服务场所,必须为病人提供一个健康无烟的环境。医生有为病人作出不吸烟的表率和促进人们不吸烟的责任和义务,且医务人员也是向尼古丁成瘾的人提供帮助和治疗的较佳人选。发达国家禁烟较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先有医师放教师的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的下降。而在全国,不管是医院还是学校,吸烟都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市民对禁烟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可以提神和缓解竞争压力, 由于执法主体不清, 对禁烟法规了解不够,对违反禁烟法规的单位或个人的态度比较宽容。某些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吸烟,而非吸烟者缺乏劝阻吸烟的意识,没有形成控烟的社会环境压力。
  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公共场所禁烟重视不够,因为烟草业是一大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和利润以及税收,都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另外,有关单位和机构, 提供的吸烟区(室)较少,标志不明显, 设施也不够完善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在香港,烟盒上必须有1/3以上的地方有明显的禁烟图案及标志,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执行禁烟规定,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处罚力度也很大。而在国内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执行禁烟规定,也很难对违反规定的机构及个人作出相关惩罚。

      当然,为了人民的健康大业,  再难也得持之以恒坚持禁下去, 总会有收获的, 总会见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