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不得擅自调休、自行安排。(新华网3月26日)
当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最终变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公然踏过红线的实际行动,国办终于坐不住了。但是,这一纸禁令到底能否遏制住各地恢复五一长假的热情,我看悬!
继广东在各省中最早颁布地方版本的“国民休闲计划”之后,重庆、湖南、新疆等地也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恢复五一黄金周。同时,人民网最近组织的关于“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在线调查中,占93.8%的网友也赞成恢复五一长假。
各地政府撸胳膊挽袖子摆出一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模样要让五一长假“复辟”似乎还好理解,无论是五一被推上龙椅还是拉下御座,背后总是少不了地方上出于经济考虑的小算盘。当年对五一长假的一片欢呼源自于对黄金周经济的渴望,取消黄金周时的顺水推舟也是因为长达十年的长假对于经济的拉动疲态已显,觉得让老百姓一次掏个够不如细水长流。而今再次鼓噪甚至不惜曲线救国也要让长假卷土重来,无非是看中了老百姓那并不厚实的荷包,想让老百姓再割肉拉地方经济一把。利字当头,难怪地方政府聒噪。但是,老百姓为啥也跟着摇旗呐喊?难道经济寒冬中老百姓还有多余的银子可以拿出来与政府一起“共度时艰”?
看似奇怪其实一点儿也不怪,政府是为了老百姓的钱,老百姓却是为了自己的“权”。五一长假取消,代之而来的是带薪休假,但是实行一年多来,劳动者更多的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带薪休假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利成了一句空话,经济危机中频频爆出的带薪休假与职工饭碗势不两立的现实威胁更加深了劳动者的忧虑。而今,无论地方政府出于何种目的的喊话,恢复五一长假毕竟使他们的休息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让为生计奔波的民众可以有了长舒一口气的机会,民众又怎么会有不支持的道理?
政府的“钱”加上老百姓的“权”,两者的联合必然要发出不容忽视的声音。正因为如此,国办的一纸禁令能不能管事儿,能管多久才会让人心中没底儿。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釜底抽薪总胜过扬汤止沸。五一长假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恢复也应当听听老百姓的意见,不能仅仅是国办与地方政府的隔空过招。超过九成的网友支持背后怀着对带薪休假制度执行不力怎样的控诉,对自身休息权怎样的期盼,这是国办应当正视甚至反思的地方。教育地方政府要多考虑损害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要为短期利益迷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能在政策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上收到社会发展的红利,否则,恢复五一长假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响,总会有禁令压不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