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人非房地产经济学者,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思考,缺乏经济学严密逻辑思维,分析仅供网友参考!
由于房价暴涨和房地产泡沫明显,导致社会群情激愤和民怨四起,房子问题一时间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最敏感的民生问题。因此,国家出台新政,地方政府也开始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纷纷打出重拳,目标直接指向房市投资和投机行为,是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顿然处于“冰川”状态。
从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目的出发,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是必然选择和合理手段,但关键是把握政策力度和分寸。政府追求的政策目标应该是长远的,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必然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政府的责任是理智地引导那些不理智的市场行为,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行为。
当前房市“新政”开始突出行政干预色彩,这与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不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目标。从理性上分析,政府强制限制购买房套数政策本身缺乏法理依据,何况房子大小不一、户型各异、地段不同、质量有别、价值差别,怎么可以突显社会公平。政府是代表社会公平的最终力量,不能以不公平手段来解决不公平的社会问题。
另外,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萎靡状态,西方国家经济还回升无力,尤其是欧洲再度出现危机,进而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度步入萧条。中国经济难免再度受到世界经济拖累,未来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强。
一旦世界经济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沼”,支撑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将再度受阻,国家将再次面对“救市”的严峻考验,可以预料到的是扩大内需政策将不可避免是国家的基本趋向,而房地产还将变成最重要的扩大内需途径。如此,国家将不得不再次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放松政策限制将不可避免。
市场问题主要还是由市场自身来调节,过度的行政干预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更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从供给层面上,政府该做的是增加土地供应,鼓励增加房屋市场供应量。从需求层面上,通过适度财税政策调节和抑制购房需求。供求关系一旦平衡,房价自然就会保持稳定。
政府如果没有制定一个长期稳定的房地产政策,如果朝令夕改,如果经常出台一些所谓的“临时”干预政策,那么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产业和广大民众,主要伤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
股市有可能疯狂,股民也可能缺乏理智。同样,房市可以疯狂,购房者也可以冲动和盲目,但政府必须理智、理性、冷静,必须有长远思考和战略思维,必须制定相对稳定宏观控制政策,取信于民,取信于市场。
房地产市场“新政”拷问政府公信力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