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时是很奢侈的事
——晚报访著名作家洪烛
诗人祁人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洪烛:“十多年前的洪烛尚是腼腆的书生,他的朴素简直可以用‘灵魂穿着一双草鞋’来形容。更多的夜晚,洪烛在暂居的巢中,展开方格稿纸,于万籁俱静中磨刀霍霍、笔走龙蛇。”而现在,作为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的主任,洪烛被人称为“青年作家群的领军人物”。昨天,洪烛作为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的特邀获奖作者,来到淮安,就“母爱”就“文学”与记者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交流。
在本次大赛中,洪烛的散文《母亲》获得了二等奖。他告诉记者,《母亲》这篇散文是他四万字的长篇散文集中的节选,写这部作品完全是有感而发。洪烛说,他18岁被保送上了武汉大学后,就远离了母亲,二十多年一直闯荡北京,“就像北京城上空的一只候鸟,迁徙、盘桓于京城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专注地寻找着窝巢”(祁人语),“2007年,我的母亲去世了,在收拾她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套《颐和园》的明信片,才想起,我曾经答应带她去颐和园看看的,现在,这个承诺永远兑现不了了。”谈起自己的母亲,洪烛的声音有点哽咽。“我写这篇散文,是从一个游子的角度来写的。”对于“母爱”这样一个永恒的话题,洪烛有他独特的见解。“父母在,不远游。”但在现代社会,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洪烛表示,现代的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如此之大,以他自己为例,1989年去北京的时候,居无定所,食无定餐,势单力薄,就算对母亲有深深的思念,但是也无暇顾及。”那个时候想的是,等我以后有钱了,等我以后出名了,再去孝顺母亲,给她的永远是明天的承诺。但事实上,等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母亲已经很老了,甚至已经不在了。”洪烛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跨城市的人口流动,造成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要面对的困难太多,基本上没有过剩的精力去关心母亲,去思念母亲,但这到最后一定会留下遗憾。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调和的矛盾。“事实上,对现代人来说,爱有时候也是很奢侈的事。”
对于淮阴区以“母爱”为主题搞这样一个活动,洪烛认为,应大力提倡,他表示,他参加过各式各样的“节”,但都是以物质、以土物产为主题的,如螃蟹节、火腿节等等,而这一次来淮安参加“母爱节”,他感到心中一颤,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的节日,是以精神的力量在打品牌,这说明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要注重精神的力量。洪烛认为,在市场经济原始积累过程中,会使人性产生一定的蜕变,在物质的高压下,人会变得异化,这时候更加迫切地需要以精神的力量使人善良的本性和伟大的天性得到宏扬,使传统的美德得到光大。
洪烛的长篇散文《母亲》在新浪博客里点击率很高,不少网友留言,“因《母亲》而热泪盈眶!”、“看过哭了”,对此,洪烛认为,写母爱的作品最具感染力,甚至超越了文学本身。很多人不懂文学作品,但是看了这样的散文,他也会感动的。“很多草根博客里也会有写母亲的文章,很多人不是作为文学作品来写的,但是读起来却十分感人,为什么写母亲的文章会产生感动别人的力量,我觉得,文学界应该反思,不能老是说‘老百姓不爱看文学作品’,关键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能不能感动老百姓。以后我们的文学作品,在重视怎么写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写什么,真正感动读者的是写了什么,而不是写作的技巧。” (马红玲 曹盈)
[淮安日报社 淮安新闻网]
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举行颁奖礼
晚报讯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淮阴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淮阴·东方母爱文化节爱心论坛暨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颁奖典礼昨天下午在国信大酒店举行。
本次论坛活动由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贺龙女儿、著名军旅作家贺捷生,冰心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齐学进,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文联主席顾浩,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台湾著名作家痖弦,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江苏省妇联副主席李臻等出席了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王飞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出席并致辞。
刘希平在致辞中说,淮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由母爱衍生出的爱心文化,强力推进低保、助残、育才、安居、敬老等改善民生“十大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受到全市人民的高度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淮阴区以扬美德、促和谐为总要求,以办实事、惠民生为落脚点,提出“淮阴可以有穷人,但不可以有党和政府关怀不到的穷人”的理念,大力提倡干部要有忠诚热爱之心、群众要有互助仁爱之心、社会要有包容关爱之心,让“爱心淮阴”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淮安,“母爱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日益成为促发展、增和谐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来稿3688篇。贺捷生、陈建功、李光羲、周明、刘益善、赵丽宏、洪烛等全国著名作家,还有新加坡的尤今、加拿大的汪文勤、美国的施雨、奥地利的方丽娜等海外作家纷纷向此次征文大赛赐稿。4月中旬,在北京由红孩等全国著名散文家、评论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来稿进行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作品103篇。
著名诗人赵恺、台湾著名作家痖弦等为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获奖作者代表颁奖并发表颁奖感言。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庄志霞、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著名歌唱家李光羲等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歌一般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同说伟大母爱。
中国母爱研究会会长王中华及吴青、贺捷生、张胜友的现场演讲也是妙语连珠,他们高论母爱,点评淮阴“城市名片”,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淮阴区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刘学军作《关于爱心淮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讲话。全国十大杰出母亲代表陈淑妮和与会嘉宾一起分享了自己的育儿观。 (马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