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5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偌大一个模具公司,大门却被几块蓝铁皮围起,周围杂草丛生。大门外是基地规划中“著名”的宝山路,如今只是一段烂泥路,被挖出两米多深的坑,聚集着积水,但看不到修路工人的身影。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基地里的这条主要道路已经“被完工”。
长期关注模具基地建设情况的深圳市模具协会副秘书长罗百辉认为,造成该基地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二。一为基地基础配套设施没跟上,如基地内道路建设没完成一半;此外则是光明新区政府刚成立,对辖区内三大基地的建设或无暇顾及,目前处于一种过渡的阶段。
2010年1月27日发布的深圳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将推动完善已建服装、家具、钟表、珠宝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并扩展服务范围,加快汽车电子、模具、自行车、内衣、家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实现九大产业集聚基地配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培训、管理咨询、检测服务等功能。
对于传统工业,方案中则列出了提升传统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任务。以品牌化、集约化为方向,积极引导传统行业由接单加工向加工与设计相结合转变,提高设计、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六大传统优势工业,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先导示范作用的企业群和产业聚集基地。
对于公明的模具产业基地,罗百辉建议,除了基础设施要尽快完善外,政府在政策等方面也要重视,在园区引入一些顶尖级的模具企业;同时,企业、培训学校、行业组织、政府各方都应加强互动。罗百辉指出,某种程度上来说,公明的模具产业基地承接着深圳模具业的本土内部转移。
从深圳整个模具产业发展来说,罗百辉还是持乐观态度。他分析,深圳眼下定位总部经济的内容中,除了高端物流业和空港物流,有一块就是生产性服务中心,这个绝对脱离不了为制造业服务的模具产业。模具产业号称“工业之母”,对相关产业的带动非常大。“如果模具配套做不到,相关的生产性企业就要搬走。”罗百辉说,因此模具业流失了,相应制造企业也随之流失。
“深圳模具产业要重新思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位,有关方面应综合城市整体产业发展和行业态势及周边竞争的局面,在目前经济回暖的条件下,拿出更多积极的措施。”罗百辉呼吁。
近日,光明新区召开会议,就内衣、模具、钟表等三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光明新区对三大传统产业基地的定位调整十分重视,认为对其进行适当调整既符合深圳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也符合光明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有利于集约节约土地。
光明高新园区和三大产业集聚基地也加强了门户形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标志性构筑物、景观道路、标识系统、沿线广告、生活和文化配套设施等,近期以标志性构筑物及景观道路绿化升级改造为主。
高新园区标志性构筑物将位于园区重要区域的醒目位置,主要标志性构筑物位于观光路与塘明路交汇处(龙大高速光明站出口旁)。主要景观轴线包括:近期景观轴线:龙大高速→观光路→塘明路→高新路;远期景观轴线:龙大高速→观光路→塘明路→高新路→双明大道→华夏一路→塘明路→观光路→三十三号路→汇业路→光侨路。
三大产业基地以在各基地主要交通节点放置的景观石作为标志性构筑物,在景观石上镶嵌标识及文字,彰显内衣、钟表、模具三个传统产业特色。主要景观道路及绿地系统方面:内衣基地以民生大道、田园路道路两侧绿化及绿化隔离带景观改造为主,并将路口东南角现有池塘的绿地设为公园;模具基地以田寮路道路景观升级改造为主;钟表基地以金安路及芳园路绿化升级改造为主,并将现有水库区作为生态保护区改建为湿地公园。
深圳光明新区模具基地升级改造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