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银行---人脉关系的资本价值
很多年前,在美国硅谷,有一批成功的创业家,当他们的公司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实现成功上市,或者以高价钱卖给了其他公司。此时,他们不再有高昂的创业斗志,浴血商场的激情逐渐消退,但他们又不甘心自身的创业经验及相关资源白白浪费,希望能参与一份不需要天天上班,既享受生活,又能发挥自身能量的工作。
而当初辅助这些企业家实现成功上市或售出的风险投资公司,也看到了这份资源。风险投资认为这批人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懂运营、懂管理、有资源,同时又对市场有深入了解,这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是一份难得的资源和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合伙人诞生了!
但在中国,投资合伙人这个概念和群体直到两三年前才真正形成。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逐渐变成老人,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参与公司日常的管理,希望能够从公司运营的角色转至二线,不愿意具体参与一线事务,而中国的风险投资投资也在四五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成不再“新鲜”的行业。
投资合伙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很有背景”。
这些“很有背景的主儿”一般有如下特点:
一、有足够丰富的项目资源 他们一般都是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某些特定行业的专家、学者或者退休高级官员,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优质的企业和相关项目资源;
二、丰富的行业经验,风险投资公司里多数是一些财务投资人,他们对财务报表、现金流有天然的敏感性。但对特定的商业模式、行业经验一般不会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但投资合伙人如果是已经创业成功的某行业专家,可以弥补风险投资公司在这方面的短板;
三、 很强的管理能力,他们在创业或在跨国公司做高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他们担任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合伙人时,可以代表风险投资公司出任其投资组合公司的董事或独立董事,为企业提供管理运营方面的具体经验,必要时可代表风险投资机构接手项目公司,为风险投资机构维护并收回投资权益。
四、 很强的公共关系能力,他们在银行或者媒体工作过,对中国政商界的需求非常了解.特别是游说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非常强.
目前国内的投资合伙人又存在两种工作状态。其一,风险投资公司付给投资合伙人一定的工资,他们平时虽可不用去公司上班,但需保证有一定时间(工作时间的1/4或1/3)放在公司业务上;其二,风险投资公司不需给投资合伙人付薪水,但付给他们一定的“交际费,通讯车马费”,他们也不需要上班,工作时间也没有任何要求,但风险投资公司会为他们留有一间办公室。
“如果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有多个投资合伙人,他们会把投资合伙人的组成设计为一个互补的网络,各投资合伙人之间各有所长,有的可能之前是做职业经理人的CEO,有的可能是CFO,有的可能是成功创业家。”一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合伙人说。
风险投资的“临时救火队”
投资合伙人有很多的项目来源,他们把平时接触到的优质公司推荐给自己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有时看上好的项目,自己先投资进去,然后再介绍风险投资机构进来。“几乎所有的投资合伙人都不参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一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合伙人说。
一般在创业或管理项目过程中,都遭遇过企业经营非常困难的时刻,特别是企业经营方向、管理层等出现问题的时候,投资合伙人r有更多的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并且,能够使得企业向风险投资机构希望的方向发展。
投资合伙人的回报,除了有些从风险投资机构拿少数薪水外,更重要的回报是项目投资成功退出后的提成,这个比例一般是5%-10%左右。“项目退出的回报有80%属于有限合伙人,20%属于一般合伙人,他们的5%-10%是从后者的20%中获取。”
双面投资人
从投资人的角度, 投资合伙人不但是风险投资的机构的合伙人,其自身亦是天使投资人。很多投资合伙人都是有经验的创业家,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在经营管理上也与多位财务出身的风险投资基金团队形成互补。同时,他们还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项目来源,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多数投资合伙人本身就是天使投资人,他们在项目早期进入,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有更加明晰的思路,这种经验可帮助风险投资机构更准确的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陈泽说。
人脉银行
除了聘请投资合伙人之外,风险投资公司还会采用聘请顾问的形式,将社会上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功企业家和退休政府高管“存储”进来,组成能量庞大的“人脉银行”。
2006年11月,英国风险投资公司3I将在欧洲实行了15年的“人脉计划”导入亚洲。该计划在全球共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亚洲有60到70名,除新加坡和印度外,多数会员在中国。会员的基本要求是10-15年行业经验、在知名企业担任过重要职务的人士,或是跨国公司担任重要职位,或者是成功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退休的政府高管。
2007年8月,欧洲第二大私募基金公司CVC资产公司宣布聘请前花旗集团全球市场亚洲区主席梁伯韬担任该公司大中华区顾问。梁伯韬将负责开拓该地区的投资机会,并为已投资的公司管理层提供咨询。
被称为“红筹教父”的梁伯韬在香港和大陆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曾帮助过很多大陆公司筹集资金。他在投资银行业有30多年的经验,在加入花旗集团之前曾担任巴黎百富勤副主席。
同样,凯雷投资集团因喜欢招纳全球政界名人而被称为“总统俱乐部”,这些超级人脉或直接加盟,或担任顾问,从不同角度为凯雷的投资战略打通各种“关系”。
为打开中国市场,2006年,全球顶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KKR聘请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和前中国网通CEO,现中国宽带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田溯宁为资深顾问。柳、田二人不仅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中国风险投资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人物。KKR聘请这两人成为其资深顾问,主要还是想借助两人在中国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巨大影响力,来为其在中国项目寻找和推进提供支持。
在英国,摩根大通在2008年初不惜支付约100万美元的年薪,聘请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为其顾问。虽然外界批评布莱尔并不懂经济,但很显然,摩根大通看上的更多是其人脉。在本报之前的报道中曾提到,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高度评价布莱尔加盟的重要性,并指懂经济的在摩根大通多得是。“世界上拥有他那种见识和关系网的人屈指可数,布莱尔的加盟将给摩根大通带来巨大贡献。”
"人脉银行"---人脉关系的资本价值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