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世界少一些有害化学品吧!


有幸参加清华的第五届POPs论坛,在论坛开始之前更是有幸参加了第二届NGO化学品安全与环境健康研讨会。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关心环境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仁,当然还有在努力在科学技术层面探索出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和大学院校实验室的研究者,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员,以及为科学实验和政府实施计划提供设备技术支持的一些企业。

       所谓PO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英文简称,我们生活中的POPs并不是陌生的东西,比如燃烧产生的二噁英类物质(Dioxin),我们很多日常用品中都含有的多氯联苯类物质(PCBs),以及在前阵子被媒体就出来的不粘锅涂层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和PFOA)。……
为什么我们对这些物质深恶痛绝呢?是因为这些物质的一些性质。首先是持久性,通常这些物质在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的半衰期会大于60天、180天和180天。向我们所知道的DDT和六六六,就是该类物质,我们已经停止使用这种有机氯农药30年左右,但在我们的身体和环境中仍然可以检测得出。其次,它们常具有半挥发性。因为这一性质和大气环流的作用——“蚱蜢效应”,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竟然都有该物质检出。第三,生物富集性。因为POPs物质进入水体后,他们在水生生物体内随食物链的等级浓度升高。比如以鱼和水草为例,鱼体内的POPs可能高出水草千万倍。而鱼类,是我们人和其他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最后,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是POPs物质具有高毒性。其一是来自该类物质本身的毒性, 常见的除了急性危害就是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比如二噁英等是强致癌物质,还有一些类性激素物质,影响生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导致畸变;还有另外一些则直接会破坏我们的遗传物质,诱导DNA发生变异。直接作用的这类物质会慢慢代谢降解,但因为它的持久性实属不易。其次,还有一些POPs物质进入体内和身体内的物质进行生化反应,产生高于原物质甚至四、五倍的毒性。比如一种杀虫剂七氯。
我们国家自从2004年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后,一直在消减列入公约附件的POPs。目前有12种首先要消除的POPs在我们国家的消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下:有意生产--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氯苯、氯丹、灭蚁灵、艾氏剂、 狄氏剂、异狄氏剂、毒杀芬、七氯;有意生产--工业化学品:多氯联苯;无意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产生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代苯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代苯并呋喃)、六氯苯既是杀虫剂,也是工业化学品和副严品、多氯联苯既是工业化学品,也是副产品。按照公约规定,各缔约方应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以禁止和消除有意生产的POPs的生产和使用,并严格管制其进出口;促进包括最佳实用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的应用,以持续减少并最终消除无意排放的POPs;查明并以安全、有效和对环境无害化方式处置POPs库存及废弃物。
新增的9种POPs也已经进入人大讨论和审议过程。这九种物质是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六溴联苯醚和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十氯酮;六溴联苯;林丹;五氯苯;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
而常见农药硫丹Endosulfan、毒死蜱Chlorpyrifos和莠去津Atrazine在全球NGO的建议下,可能被列入POPs候选化学物质。而在我的印象中,曾经的一个有机转换蔬菜生产基地因为毒死蜱的缘故,一度延长转换期。而这些农药的商品名五花八门,我们有时候接触到甚至自己都还不知道。
 
我们都很奇怪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啊,现在的男孩都好娘啊,现在的癌症发病率好高啊,儿童癌症也越来越常见,不知名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已经快过了我们的理解和身体接受的程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新的化学物质被以各种用途制造出来“服务”人类。但是利润或眼前的利益就像障目的那片叶子,让很多人看不到其他,看不到长远。为了健康,为了美丽,为了……,我们也会主动去使用一些明知有害的化学品。作物和肉食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激素、抗生素、添加剂问题严重影响了食物安全,农林生产中的各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在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在毁坏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和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 
很多人都说这是个人类即将灭绝的年代,因为人类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人类自大的态度。我所知道和相信的是,如果我们不为此做点什么,不为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地球自己会调整平衡,不过到时候,或许就不是人世纪了。很高兴知道全国其实有很多环保社会组织在关注化学品安全与健康问题,不止是做意识倡导和提升,越来越多的组织都在行动,而且在让越来越多的公民都加入进来,一起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将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