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快速“变脸”意味什么
逆势高增长行情宣告结束
“车市怎么一下子不好卖了?”进入5月,一些汽车经销商有点看不懂了:红红火火异常火爆的中国车市怎么突然“变脸”了?
有消息称,上海不少汽车4S店,最近前来选车、购车的消费者明显少了。有经销商透露,5月份的销售量很可能比4月下滑三成,估计6月份的情况也不会好。
去年5月份以后,中国车市像脱了缰一样异常火爆,到今年1月达到了高潮。然而老沈总觉得这种增长有点不正常,于是在去年的11月上旬写了《车市火爆正在透支未来行情》一文,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好转会给汽车消费带来真实需求的增长,但2009年的逆势高增长已透支了2010年的行情,因而2010年高增速难以为继。由于2009年的基数较大,增速会逐渐放缓。2010年一季度销量会达到同比增速的顶峰,随之在4、5月份形成一个中短期的“头部”,随后会缓慢下滑,最终会停留在那个位子上一时很难判断。
现在看来,老沈的判断是对的。今年1月,中国车市的销量创新高后,2月份就开始滑落,老沈以为这个中短期的“头部”提前在1月份产生了。可是,3月份产销再创新高,这个“头部”出现在4、5月份便成了事实。
在老沈眼里,车市快速“变脸”, 意味着中国车市高增长的“头部”已经形成,也就是说,2009年5月以来的这波逆势高增长行情宣告结束。
那么,接下来的行情将如何走?
老沈日前已说过,2010年6月以后的市场特征,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状态,开始进入平稳增长发展时期。
中国车市的潜力已经被全球所公认,绝大部分购车需求都是首次购置。这种刚性需求为中国车市的增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巨大的购车需求酝酿出巨大的市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快速爆发性行情。然而,这种快速爆发性行情也同样会给中国道路、环境乃至车主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难题。因此市场会作出反应的。
接下去的行情将回归相对理性,在销售上会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压力之一是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你想想,房市、股市都已步入下降通道,车市能独善其身吗?
压力之二是库存量增多。
去年8月上旬,老沈写的《产能过剩将困扰2010年车市》一文,希望大家不要继续争相扩产,否则必受产能过剩之累。现在,市场销售在快速下滑,而库存量已增加了100多万辆,风险显现。
压力之三是价格战再起。
库存量一多就得压库,也就是说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现在,降价促销活动已多了起来,竞争开始白热化。沈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