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丐徐超代言《智本论》图片集锦
义丐乞讨我们的媒体朋友不要把这组图片当成单纯的广告,在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都是信息源的广告——思想是人脑的广告;言为心声,言即是心的广告;作品是作者的广告;权威观点是权威的广告如此等等。
而当一个出了名的乞丐不想乞讨的时候,他唯一能够利用的资源只有自己的名声和身体了,而我们的关注就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使他不再乞讨,关注就是关心,即是有情有义。
——写在前面
为汶川大地震捐款而成名之后的义丐徐超已经从无产者迅速质变为有产者,他拥有一笔价值无限的无形资产即名声,也就是企业界和营销界津津乐道的品牌价值,运用我在《智本论》中论述的智本运营理论,这种无形资产就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即实现以名生利。
义丐是一个精神富有而物质贫穷的人,精神上的富有让他赚足了人心,而这恰恰可以反过来解决物质上的贫穷,有精神就能有物质,这正是《智本论》的核心思想。
因此,让义丐代言智本论是一语即可道破的,义丐象征着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贫穷,而《智本论》则论证了精神如何变成物质。
《智本论》完稿之后,我打印了一个手稿本,义丐徐超就开始代言为我宣传了,我找了个打印店做了个封面,贴在他的前胸和后背,这是他贴着封面穿越北京军事博物馆旁边的世纪坛。
在西单图书大厦门口,义丐的“另类代言”吸引了远处很多关注的目光。
由于我被逼丢掉了工作,义丐本打算去单位给我乞讨工作的,但在我的劝说下,我们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门口摆下地摊,“斯文扫地,义薄云天”,我把《智本论》的手稿和一些说明策划义丐当明星的文件交给了中国企业联合会办公室。
之后,我带着义丐又到了人口密集的四惠地铁站出口,铺下摊子,生怕别人忘记他,他总是喜欢把媒体对他的报道铺在地上,一旦人们称赞他,他就会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许,他的义气就是在这样的称赞声中保留下来的。
《智本论》终于出版了,我让他回到北京,开始正式代言《智本论》,由于义丐是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而出名的,我们将第一站定为四川,这里,是他曾经在千里之外洒下悲悯泪水的地方,也是让他成名的地方。在北京的八通线地铁,我给他拍了这张照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被称为“川府智库”,我们的住处恰好就在里面的一栋民楼里,为了方便,我们在这个“川府智库”的门口摆出了《智本论》,这个“智富天下”的易拉宝以及义丐徐超穿着的广告马甲吸引了很多成都市民的目光。
由于托运的1000册书还没运到,而跟着我们拍纪录片的朋友又要着急赶回去,为了帮他取镜头,我们把随身携带的10本书摆了出来,不到三个小时,就卖出了7本,直到城管的出现终止了这一切。这一天,是5月14日,义丐徐超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整整两周年。
城管不让摆摊,我们就只好到处转悠着做广告了,义丐徐超开始在成都街头招摇过市。
他左手拿着《智本论》,右手拿着讨饭缸子,既乞讨,又代言,乞丐和明星的矛盾汇聚在他身上,冲突在我的心里。
公交车站的人流最多,做广告是个好地方。当一个出了名的乞丐不想乞讨的时候,能够利用的资源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名声了,而谁又知道,他的名声可是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宝藏?
义丐徐超将讨饭缸子“颠”向了路人,给就谢谢,不给也没关系,他不点头哈腰,甚至看到有人出言不逊的不礼貌行为他还要批评,我喜欢这种穷亦昂首的骨气。这个妇女一脸不屑的神情刺伤了我。
这个小伙子也不记得他了,他的记忆需要我的讲解去唤醒,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都变得如此健忘。但还有很多人给他打招呼,询问我们的状况,由于只顾着说话,我却忘了拍下他们的照片。
城市的公交、车水马龙的车辆和熙熙攘攘挤挤挨挨的人群,对于一个成名了的乞丐面前,意味着什么呢?
车辆即将开走,人群也将离他而去,但他是不会孤独的,因为我就站在他身后,就像抗震救灾时电视主持人整天高呼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
在成都送仙桥的艺术品市场,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摆摊卖书的地方,这里都是些淘古玩的,人们都睁大眼睛到处寻找着金银财宝,就是没有发现,我们每个人本身却是更有价值的宝藏,而义丐徐超就是我为人类找到的无价之宝。
在一个山东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郫县团结镇,他在这边的广播学院读书,这里还有其他几座大学,老乡已经把我的《智本论》送给了他们的校长,还要给我们拍纪录片。如果顺利,我还将有机会去他们学校做客,向大学生们讲述《智本论》用脑力劳动创业的理论,这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情。
下了三天雨,摆摊卖书只进行了两天,每天下午三四点出摊,晚上八点收摊。大多数学生们只以为义丐徐超是在卖书,他们并不知道,我的《智本论》正在全国各地纷纷上市的路途上,说不定哪一天,义丐徐超会一夜暴富,这是他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