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游客哪里来?


今天是上海大多数市民“享受”世博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关于世博的好处和精彩,已经有了很多的文字,这里也不多说。
 
上海世博会前的估计是要吸引全球7000万观众,可世博会前三个指定日的游览人数为53万多,而昨天第一个公众日的游览人数不到15万。离开日平均人数目标38万相去甚远。
 
即使节假日人流量还不到预计平均水平的一半,绝大多数场馆依然要排队;如果能够在一天内去成三个热点展馆,已经是参观者的大幸!遮阳避雨的“人性化”设计问题也将考验参观者的耐心,主流媒体里反复提醒参观者要自带阳伞、雨衣、防晒霜之类。餐饮问题虽然已经在试运营期间暴露无疑,可是价高质次依旧,让很多参观者对之无奈。
 
世博管理单位分析人数不达标的原因:一是天气因素,“气温瞬然上升,让很多市民还没有适应过来,觉得太热不适宜游园”;二是参观者的心理,“根据观众来源分析,长三角是世博会的主要客源地,离上海很近,过来很方便,后面再来也不要紧,上海市民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很多人都想避开5月的高峰”;三是历届世博会的规律和趋势,“越到后面反而越挤”。
 
不知道这种分析是出自于哪种脑袋,有没有下问过市民。上海的天热,将从5月份持续到起码10月份,这是在上海及周边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的,接下来的日子没有太热,只有更热。第二、三条根本就是同一句话,只不过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至于上海市民想避开5月的高峰,更是无稽之谈。市民愿意在6-9月份去世博会晒太阳?政府把赠票都限定在这几个月份,难道让老百姓把还没到手的赠票浪费了?明明是政府想让市民避开5月的高峰,而不是百姓自愿!
 
不去管这些官宦的思维方式,我只希望公布的入园人数能够确保真实,不要为了确保7000万,确保史上最多,而在某天深夜悄悄修改数字。
 
本来把7000万这个数字公布出来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表现。美国专家估计有7000万总流量,那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预测:每周的平均人流量267万,如果周末是平时的两倍,那平日30万,周末60万,就要按照日60万的规模去规划整个展会。可以对外宣布“最大日接待能力60万,超过数字将施行进入限制”;而不要自说自话就宣布将有7000万游客,将创造历史第一。
 
在不断要为自己的大话做解释分析的同时,相当多的市民是冷眼相观的。而这个现象或许将成为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国际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