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轿车的统一标准缓几年再推出如何?
周丽君\汽车自修室主编
日本等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动轿车标准,我国不少人士也希望政府加快出台类似标准。继北京车展再次把我国电动轿车推向高潮后,这一呼声再次强烈。
但推出的时机是否成熟,笔者对此很疑惑。
比较欧美日等市场,我国国情更为复杂,贫富差距悬殊的基本国情,以及城乡明显的消费区别等,决定了我国电动轿车难以实行统一标准。其长时间内的消费,必然是多元的。诸如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或许因成本较高,就不太适合在农村或城郊的推广。
即便当下有统一标准的国家,也是在缓慢的过程中形成的。日本市场也并非一开始就有统一标准。在有统一标准之前,普锐斯等早已销售了多年,而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甚至在近几年,一直连续蝉联日本国内单车销量冠军的宝座。
也就是说,日本的电动轿车统一标准,并非政府拍脑袋形成的,而是在不断总结成熟经验和主流运作模式中,市场自然形成的(当然,即便有了统一标准,但日本国内依旧有其它模式)。
我国电动轿车市场,目前八字没一撇,根本看不到哪款电动车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被市场认可,也根本不清楚哪款电动车型更适合我国国情。不过南辕北辙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如目前我国所认可的电动轿车,都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但在市场层面,取得实际成绩的,却是以搭载铅酸电池为主的车型。
在这样的环境里,如草率出台我国电动轿车的统一标准,不仅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倒反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发展,甚至极有可能把市场拱手相让于日本等车企。
因为我们草案中的多数标准都是仿制日本的。如《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草案,规定“行驶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75公里,续航里程不能低于160公里,百公里能耗低于16千瓦时”。
类似草案一旦出台,凭借技术优势,日本等电动轿车必然先入为主。
总之,无论从政策的理性出台角度,还是从保护自主品牌角度考虑,电动轿车的统一标准,都应当缓几年再推行,给我们的自主品牌更多的试错机会。
针对具体国情,诸如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也都准备了多种模式的电动轿车。在本届北京车展,吉利亮相了EK-1和EK-2两款电动轿车,分别采用了铅酸和铁锂电池系统。其中EK-1的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80公里;而EK-2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续航里程为180公里,并可在18分钟内完成快充至80%的电量。两款电动轿车将在近期陆续上市,且针对不同市场,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吉利外,比亚迪、奇瑞等,也都有自己相对清晰的电动路线。经历几年的沉积,或许日后我国电动轿车市场,也会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标准。
当然,标准可以推迟,但补贴已刻不容缓。之所以电动轿车在欧美日市场,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大程度就在于政府给予了包括财政补贴以及多种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