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的呼声,在这个充满动荡的经济与市场时局中,似乎成了唯一的一支通行全球的力量,渐渐发力,渐渐成为世俗世界中谈论的话题。从上海市长韩正的身上,也可以见证这六年来承办世博会所带给他的深刻印痕。从最早认为办世博会只是为上海争面子,扩展发展的机会,到今天世博会有着极深奥的道理,可持续发展的真谛,这是韩正作为一位市长的体会,而要达到这种体会和认识,则需要数年的磨合与碰撞,直到传统的观念磨蚀掉,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树立起来。
中国社会变革风云激荡六十年,中国城市化从启蒙到快速跨越三十年,中国地产从蹒跚学步到今日成为经济支柱和社会民生关注的主角十五年,世界对于中国的目光已由漫不经心变成惊诧继而更加复杂。或许,经济变革的成就,使我们的目光更高,部分富裕的成果,让我们变得自信满满,同时也让我们显得有点骄傲起来,会开始评论世界不过如此,三十年就能超英赶美甩掉日本了。然而,我们也可能忽略了世界背后更为复杂的眼睛,大自然的炬目,从远古到今天,一直都在观看着我们,直到某一天,我们重新发现它的存在。
有人不断问我,低碳是怎么一个概念?我说,低碳不是概念,而是一个理念,源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我们只能通过它而找到回归的道路,抑或,这是唯一一条令我们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也有人问我,低碳要多少成本?我笑了,低碳并不要成本,因为成本不是自然的事物,而是我们虚拟出来的东西,自然之中,一切都有价值,一切都相互依存,一切都共为一体,这一部分,总是能成为另一部分的营养,而另一部分,又能反过来成为这一部分的生机,自然是一个无成本的永恒生长,而成本,只与我们关注的利益相关,与我们计较的得失有关,我们人类,总是想投入最少而获得更多,于是,想尽了一些办法,甚至动用了一切权力、国家机器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为这种尽少投入而尽多获得提供服务,于是有了GDP,有了物价指数,也有了银行与信贷,有了贸易和关税,有了输赢,有了成败,有了贫富和贵贱,有了地位与森严等级,有了今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浸淫其中的种种虚荣与规则,这样无休无止,便也让我们完全悖离了天真,背叛了自然给予我们的天赋与同情心,忘记了自己最早的平凡和自由平等的出身。
什么是可持续?为什么要懂得并接受可持续?我们在城市里游走,在利益间博奕,在声名中迭宕,在命运中沉浮,被名利所牵引,也被虚荣所折磨,身如腐朽却在寻欢作乐,心若空洞却又充满雄心,这就是我们的现实观,也是全体的价值观,我们并不需要可持续,我们只在乎今天而不去考虑明天,于是,我们整体,都陷入了一个自设的巨大铁笼。这个铁笼就是高碳、高耗、对工商业的高依存,以及对各式欲望的即时满足和消费,离开了这一切,我们的生命价值、企业意义、商业法则也就荡然绝无。失去了可持续,不要可持续,所以,我们必然紧紧依附于势利的当下,依赖眼前的活法,依从现实的奴役,直到某一天它訇然倒下,不再给我们留下一丁点东西。
现在,改变的时候到来了。尽管,尚有许多的人们,包括我自己,仍然对旧有的积习保持着强烈的依赖,然而改变,却是不可避免的来到。它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而且更是必须的,在这样的一个改变面前,人类的选择只有两种:接受或者拒绝。
也曾有人提及:低碳的理念,只不过是一个现在还无甚用的东西,如此而为,岂不有误?我说,碳的自然元素,不是无用,而有大用,碳的纯净,可为金刚石,无坚不摧,世人皆爱之,这已是相当的现实了,而低碳的理念之于当今人类,当是另一部现实的金刚经,为我们驱除心魔,了却烦恼,揭去种种的伪命题,更为人类、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明开启明日的前程,如此,便也是了金刚的力量了。而旧有的秩序,必然崩溃于这样的力量之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