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GDP都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所追求的首要核心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政府对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涉及民生的CPI与PPI的数据,似乎GDP就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所以每次两会都要把GDP“保八”作为年度的首要指标,而且成为从地方到行业等主管部门的政绩重要组成部分。
人在仕途都知道,有了政绩才能在职位与仕途上得到升迁的机会,事业才能取得更瞩目的成就,似乎只有把一切工作与GDP挂钩,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没有辜负领导的栽培、下属的拥戴,与子民的信任。所以官员们宁愿做出廉价出让土地,给予过分宽松的招商优惠政策、并在污染与安全等方面网开一面,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肮脏的GDP、带血的GDP,甚至导致民怨沸腾的GDP。
——GDP真的那样重要吗?
非也!
我们之所以对GDP奉若神明,根本原因是把GDP与当初的GNP混淆了。而且这个混淆就引发了国家发展战略方向性的错误。在中国发展到了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呼唤HNP的回归。
GDP是什么?
GDP与GNP之间有什么内在区别与联系呢?
从定义来看,这两个指标都是描述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节点周期之内的经济总量的。
GDP是指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从构成上看,GDP实际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贸易顺差)相加之和。GDP涉及的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就是说在国内的范围内生产的,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处在的财富都会计入GDP,即使是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资企业,“三来一补”且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业,即使是在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OEM的产品,外商在中国承揽的工程,连同外商的那部分贡献于收益也被记入中国的GDP。
换句话说,中国的“GDP军功章”里,有中国企业的一半,也有外国在华企业的一半,因此分享GDP果实的,自然也少不了老外们。甚至随着老外在中国经济中所处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外在GDP中所分得的比重也就越大。
而GNP却是一个国民的概念,它不包括外国生产商在中国国内所提供的商品与服务,但包括中国公司在国外提供的商品与服务。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国的企业与中国人,不管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他没有丢掉中国的国籍而改为他国国籍,其在经济上所做出的贡献,都可以被计入GNP。
GDP有许多缺陷。
首先,GDP的重大缺陷是它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了环境与生态因素,也未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内,破坏性的活动和生产性的活动一样,都被计算在了GDP内。
所以地方政府盲目上马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纸糊的一样的“豆腐渣工程”,建了拆、拆了再建的“拉链工程”都可以在提升GDP的外衣下,堂而皇之地得到批准并得到财政拨款。由此不仅造成财政浪费巨大,而且豢养了社会蛀虫,滋生了贪污腐败,这些都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和谐因素。
另一个严重缺陷,是它不包括任何非货币性交易,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照顾孩子就不算做GDP,但需要花钱雇佣保姆照顾的,就可以记入GDP。志愿者的活动用于没有牵涉到开支,也不会被记入GDP。
这就导致公益性的行动受到制约,精神层面的建设受到了阻碍。甚至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2010年“两会”上的提案之一——《实行家务劳动工资化保障女性权益》。张晓梅准备提出“实施家务劳动工资化”的建议,期望帮助女性从家务劳动中争取得到工资,从而使人们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让女性摆脱对男性的过度依赖。她还提出,建议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也纳入到提出劳动补偿要求的时间范围。
这个议案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但某些人乐于看到这个议案被执行,有一个因素就是——家庭工资的引入,会在无形中拉升GDP。
GDP是拉升了,但家庭和睦程度却下降了。
第三个缺陷,用于生产的自然资源消耗会增加GDP,这就导致资源遭受毁灭性的开发,我们是在“造子孙孽”中得到暂时的发展的。
制造污染与清理污染都会增加GDP,就导致了环境遭遇破坏,自然资源遭遇破坏。虽然有些会通过技术创新而重新弥补,给我们找回更多的“蓝天”数量,但更多的是难以修复的,如此就造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与自然环境的污染,找回直接导致生活的环境与空间遭遇涂炭。直接危及的是人与各种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命。消费信贷也会增加GDP,这就导致人放弃了居安思危、储蓄与积累的习惯,并进而导致寅吃卯粮,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行为大行其道。更重要的是,让人丧失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把中国人内心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割裂开来。
第四个缺陷:GDP数据经常会被统计人员篡改。
在仕途中的人很多都是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的。当然更包括在必须要公布的统计数据上做文章。在官僚社会之中,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这恰恰造成了迎合权谋的伪学术、伪科学的习惯。甚至会起到误导决策的错误的风向标的作用。
失去了民心的支撑,在国际上赢得再多的鲜花与掌声,都是舍本逐末的追求。与其谋求国际地位的提升,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关乎百姓福祉的事情上。
唯GDP是从,不仅在削弱经济的民族性,超国际化低头,更是在把亲情货币化,对传统价值观念是一种巨大的损害;而且把为列强贡献的利益,也纳入到发展中,成为追求的目标;当然,“拉链工程”更是对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对外向型经济、走出去拓展的投资就不会过于关注与支持。
GDP总量上去了,但国民的生活水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或者是被在“拉链”中浪费掉了,或者是被收做国库的充盈而形成了“穷民富国”,或者就是赤裸裸的卖国。
我们看到的是:只要是投资拉动,不管资金来自国内还是国外,也不论最终产生的利益是留在国内还是最终流向国外,都是被中央与地方政府鼓励的发展。这就是在GDP指导下的畸形变态心理的行为体现。
但就如本人在2001年1月1日的文章《GDP这个政绩工程,与老百姓何干?》中所说的:GDP跟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切实的关系呢?恐怕除了让领导与老外们对中国人抱以更高的期待、水涨船高地提出更高的利益需求之外,大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失去了民心的支撑,在国际上赢得再多的鲜花与掌声,都是舍本逐末的追求。与其谋求国际地位的提升,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关乎百姓福祉的事情上。
GDP是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强在经济侵略方面对中国核心标准的偷换。
正式因为这点,中国的民族产业、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被压抑得难以喘息。而这刚好是列强们通过坚船利炮没有达到的核心目的。
从股权到话语权,从资产到资源,从决策权到控制权,都源源不断地被列强的资本与文化所控制。这才是中国放弃GNP,而推崇GDP的核心伤害。
——那简直就是变相的“惟国际列强们的马首是瞻”的本质体现。没有丝毫的民族尊严与国家荣誉感,有的仅仅是利益被盘剥之后的屈辱感。
而GNP却可以重新找回民族的传统精神与自信的依托,重新设立国民幸福与民族振兴的标尺。
也只有重新重视GNP,忽视甚至摒弃GDP,中国才能从对外依存度中解脱出来。
贾春宝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