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战士


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网上断断续续看完了一部美国拍的电视剧,和二战题材《兄弟连》非常类似的一部《血战太平洋》(也有称为<太平洋战争>),总共十集。

集数不多的《血战太平洋》据称耗资达两亿美元,号称是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电视片。在不长的十集中,主要拍摄了瓜达卡纳尔岛战役、贝里琉岛争夺战、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虽然是电视剧,但这部片子的拍摄和制作水准绝对可以和所有的战争大片媲美,从局部战斗的场景看,甚至比那些大片更能够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战斗的惨烈。

之所以特别喜欢美国人拍摄的战争片,尤其是这部迷你电视剧,就是因为美国人拍战争片的真实感,及对战争中真实人性的真实反映。有几个点印象深刻。

一、英雄也会害怕

在我们的战争片中,不管主角、配角、首长、战士,我们的所有正面人物都是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现在看来,即使现实中真的有人害怕,估计也是不敢说出来的。害怕的是孬种,这是我们的思维定势。

《血战》中的主角尤金,在跟随连队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穿越机场之后的晚上,尤金说:“我之前也曾怕得魂不守舍,但今天穿越机场的时候,我感到这辈子前所未有的害怕。”尤金的长官在听到尤金的话后,说:“我们都害怕,所有人都害怕,说不害怕的不是骗子就是死人。历史由战争写就,理由千奇百怪,但这场战争是我们的战争,我宁愿相信,我必须得相信,穿越机场的每一步,每一位受伤或牺牲的兄弟,一切牺牲全都值得,因为我们是在为正义而战!”

中国影片中的英雄崇尚国家和民族,美国影片中的英雄崇尚自由和正义,也许因为《血战太平洋》中和美军作战的对手是日本,曾经有过共同的敌人这一点让我比较容易就接受了美国是在为正义而战。

还有,影片中的战斗英雄约翰·巴斯隆在给新兵们训话时也曾说:“说不害怕是扯淡,心怀恐惧是件好事,这意味着你是清醒的。”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对于战争中的英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恐惧的时刻,只是永远不被恐惧所屈服罢了任何人都知道害怕,尤其是面对失去生命的恐惧,但只有那些能够秉承信仰、肩负责任,进而克服恐惧、完成使命的人,才是真英雄。

 

二、决不贬低对手

依然是约翰·巴斯隆,他曾经与日军激战,当发现新兵们对日军的无知和轻敌情绪时,他给新兵们这样训诫:“日本士兵大都是老兵、神枪手,他们靠着长蛆的大米和脏水可以活好几个星期,他们能忍受你们绝想像不到的困难。日本兵不畏伤痛、无视生死,只求将你们置于死地。你们怎么叫他们无所谓,但永远别低估他们在战场上欲将敌人置于死地的决心!”

在我们影片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敌人,尤其是日本鬼子,也许是出于丑化的心理和目的,日军要么是极其愚蠢、不堪一击的,要么就是装备虽好、却最终败倒在我军战士的英勇气概上的。实际如何呢?我曾在其他的文章中写到过:日本承认自己是二战战败国,但直到现在也不承认败给过中国!他们承认打不过苏军和美军,但对中国军队作战,日军整体上始终占有较大优势。

我还曾看过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回忆录,在他们出国作战之前,他们得到的教育基本都是美军除了装备好,在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上根本无法和我军匹敌。但当他们真正和美军作战之后才发现,美军根本不是想像中的窝囊废,作战也极其勇敢。我们的朝鲜人民志愿军每次与美军作战,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在人数基本占优的情况下,连白刃战都难以打过美军。

战胜敌人的前提是正视敌人,教育后人不忘历史决不能因为丑化敌人而歪曲历史。

 

三、真实的战士

影片中最真实的就是对尤金的刻画,从战前、战争过程中的变化,直到战后尤金的心理创伤,一系列的描述非常真实,把一个心怀理想的年轻战士形象真实得放在我们面前。

约翰·巴斯隆和尤金·斯莱治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

 

麦克阿瑟将军曾说: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真正的、真实的战士都值得尊敬,无论何种信仰,无论为何而战,无论敌我。

 

    附录:

一、约翰·巴斯隆(John Basilone)中士(乔恩·塞达 Jon Seda扮演)是意大利移民,在新泽西的拉里坦河畔长大,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1940年报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7团第1C连担任机枪手。后来他又被分配到第5师第27团第1B连。他是海军陆战队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他所在的小分队由12人减员至2人,但还是抵挡住了将近3000人的日本军队,他一人更是三天三夜守着机枪没有合眼。不过他在之后硫磺岛战役第一天中就牺牲了。他被追授诸多荣誉,他是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和海军十字勋章的陆战队员。自他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安葬后,很多街道、军事地点,以及一艘美国海军驱逐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二、一等兵尤金·斯莱治(Eugene Sledge)(·梅泽罗 Joe Mazzello扮演)来自阿拉巴马州墨比尔市一个富有家庭,他的先辈曾参加过南北战争。美国对日宣战时,离斯莱治18岁生日正好还有一个月。他也想报名参军,但先天性的心脏疾病令他不能如愿以偿。直到194212月,他才设法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尽管他的家人希望他去当军官,但他坚持要到一线去作战。他被分配到第1师第5团第3K连担任迫击炮手。他参加了贝里琉岛和冲绳岛战役,战后他被短期派驻到北平(现北京)19462月,他从海军陆战队退役。1981年写了回忆录《贝里琉岛和冲绳岛上的老猎犬》。

 

延伸阅读:本博相关军事文章

从《集结号》看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军事大片

把真相告诉未来——我读《亮剑》

大阅兵:战士的荣耀 

    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