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拒绝?选择?:批判是科学的生命


批判是科学的生命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之“规范科学”
 
李醒民先生在本书的“译者序”中介绍道:皮尔逊十分看重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按照他的观点,“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科学的统一仅仅在于它的方法而不在于它的材料”;尤其是,科学方法还是训练公民的心智和思想框架的有效手段。他把科学方法的特征概述为:仔细而精确地分类事实,观察它们的相关和顺序;借助创造性的想像发现科学定律;自我批判和对所有正常构造的心智来说是同等有效的最后检验。皮尔逊立足于他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事实的领域最终以感觉为基础,本质上是心智的内容,但却具有实在性。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对美学研究方法辨析的焦点。皮尔逊在书中指出运用科学的方法,“不管怎样,我们更彻底地分类人类发展的事实,我们更精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早期史以及原始的习惯、法律和宗教,我们把自然选择原理应用到人和他们的共同体,这一切都正在扎入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转化为真正的科学。我们开始看另心理事实群和社会事实群二者中的无可争辩的关联。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兴盛或衰落的原因变得愈明显,科学研究的题目也就愈多。”
而“对形而上学以及那些其他被设想的、主张免除科学控制的人类知识分支来说,情况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基了事实的准确分类呢,还是并非如此。但是,如果他们的事实分类是淮确的,那么科学方法的应用应当导致他们的教授达到实际上等价的体系。可是,形而上学家的癖性之一却在于这一点:每一个形而上学家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该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他的先辈和同行的体系。……形而上学是建在空气或流沙上的——他们或者从根本没有容实的地基上开始,或者在事实的准确分类中未找到基础之前就耸起上层建筑。我想特别强调这一点。没有通向真理的捷径,除了通过科学方法的大门之外,没有获得关于宇宙的知识的道路。……诗人可以用庄严崇高的语言给我们叙述宇宙的起源和意义,但是归根结底,它将不满足我们的审美判断、我们的和谐和美的观念,它将不符合科学家在同一领域可能冒险告诉我们的少数事实。科学家告诉我们的将与我们过去和现在的所有经验相一致,而诗人告诉我们的或早或迟保证与我们的观察相矛盾,因为它是教条,我们在那里还远没有认识整个真理。我们的审美判断要求表象和被表象的东西之间的和谐,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往往比近代艺术更为艺术。
至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当下的美学研究应该如何彰显自身的科学精神?笔者以为就是要坚持科学批判与科学实证精神。也许有论者依据美学是人的精神层面的科学,更多是研究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一种想象性的美感,这种想象性是难以捉摸,难以科学化的。但正如作者在该书中指出的一样:科学并没有使想象丧失活力,而且相反地,科学有助于运用和训练想象的功能。……随着我们科学知识的增长,审美判断的基础正在变化,而且必须变化。与前科学时代的创造性想象所产生的任何宇宙起源学说中的美相比,在科学就遥远恒星的化学或原生动物门的生命史告诉我们的东西中,存在着更为真实的美。所谓“更为真实的美”,我们必须理解为,审美判断在后者中比在前者中将找到更多的满足、更多的快乐。正是审美判断的这种连续的愉悦,才是纯粹科学追求的主要乐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