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的地热资源与渔岛露天温泉游泳池
董宝瑞
今天,介绍一下昌黎县境的地热资源情况,并转贴马霑拍摄的组照《渔岛温泉池》。
昌黎县境内有着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主要分布在碣石山前的平原地带和沿海地带。碣石山前的平原地带有6个地热异常区,分别是昌黎县城区和李埝坨村、晒甲坨村、樵夫山村、张各庄村、西沙河村,总面积为40.27平方公里,初查面积为11.65平方公里,储量为39.15×10立方米。靠近山前地带的热水埋藏浅,一般为30—70米深,远离山前的埋藏深,一般为70—100米深。
根据医疗热矿水标准,昌黎县地热水中含氟量均达到医疗热水矿定名最小含量。昌黎县城区地热水中氡、锶和晒甲坨地热水中氡,均达到定名含量;昌黎县城区地热水中溴和锂达到医疗热矿水标准。昌黎县的热矿水中Cl-、K+、Na+、Ca2+、SiO2、HbO2的含量普遍较高,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Li、Br、Sr、Se、Cs、Mu、Zn等,尤以Li、Sr含量较高。昌黎县境的地热水属弱放射性水,具有较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此外,昌黎县境的地热水属中性—弱碱性水,腐蚀性弱;李埝坨村为硬水,昌黎县城区、晒甲坨村为极硬水,易形成硅酸钙、硅酸镁、二氧化硅等沉淀物,对锅炉、管道造成垢容。昌黎县境的地热水中含有浓厚较高的Cl-、SO42-、Na+、Ca2+等成分,致使矿化度较高。李埝坨、晒甲坨为微咸水,昌黎县城区为咸水,其中过量的NaCl、Na2CO3等易溶于土壤而形成盐渍,不适宜做农田灌溉水。
昌黎县境的地热资源已经得到开发利用。昌黎县境内最先发现的地热资源,为位于县城西偏北11.2公里处的李埝坨温泉。李埝坨温泉,为龙家店镇李埝坨村民于1975年在农田打井时发现,地热水温发现时有60℃,含有硫、碘、氯、氟、氢等20多种矿物元素。1981年,原龙家店公社卫生院在其地建有温泉浴池(现为龙家店镇敬老院所在地)。继在李埝坨村北率先打出温泉井之后,在晒甲坨一带和昌黎县城铁路以南在前些年先后打出温泉井。此外,近年在黄金海岸旅游区焦庄小区和新开口附近海边,均已打出深水温泉井。近几年,在新开口附近海边新开发的渔岛景区,在海边辟有露天温泉游泳池,以供游人在海浴之后洗温泉浴。
摄影:马 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