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山西省蒲县是省级贫困县,历时两年建起一座总投资超亿元的文化中心。主体竣工的蒲子文化宫气派豪华,被指酷似“鸟巢”。县委书记乔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辩称,建文化宫满足了群众需要,也符合国家要求,不存在劳民伤财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爱民工程。(7月15新华网)
山西蒲县的“山寨鸟巢”,引起舆论的关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记得蒲县负责这一项目的官员也曾作出回应,说“如果有问题,上级会来查”。此前,看到外地媒体和各地网民对此的汹涌质疑,我在想,对于这一气派豪华的铺子文化宫,当地民众兴许还是欢迎的。我们这些局外人,又何必替他们担忧呢?谁料想,这篇最新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当地官员和当地民众在“山寨鸟巢”一事的认识上有着如此激烈的冲突。
官方说这不是劳民伤财,民众说这就是劳民伤财;官方说这是民心工程,是爱民工程,民众说这是面子工程,是政绩工程;官方说工程从立项到审批,都符合法定程序,而且还经过同级人大通过了,民众说县里上什么项目,老百姓根本没有参与的份儿,更没有发言权……如此针锋相对的观点和看法,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官意和民意的背离。
为什么官员想的、做的总是跟老百姓想的不一样呢?为什么官员想的、做的跟老百姓不一样时,官员却还要打着老百姓的旗号,或者是说为什么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为民众所希望的呢?
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按理说,官意和民意应该时刻保持一致。但问题是,当官员从普通民众中走出来,拥有公权力之后,他们就会有独立的利益取向。而这些利益取向,就会促使他们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做出有悖民众意愿、有违民众利益的事情。更可悲的是,尽管他们事实上已经违背了民众,他们却仍旧从法理上自认为是代表着民众。所以,就出现了像山西蒲县“山寨鸟巢”认识上的官意民意的背离:老百姓反对的事,他们还觉得是老百姓喜欢的事。
政府需要办的事儿,永远要比手中的钱多。那么,把有限的钱花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显然是执政为民最起码的要求。让人不禁想起了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吴起县,想起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神木县,再看看作为贫困县的山西蒲县,竟然拿出超亿元建一个豪华气派、类似鸟巢的文化宫,到底有没有必要?从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广受欢迎和好评,而“山寨鸟巢”广受批评和质疑来看,官意和民意为什么会出现断裂、背离,原因是不言自明。
一方面,一些官员不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另一方面,民众监督官员、官员对民众负责的制度渠道,在实际中又往往出现“肠梗阻”,正如蒲县一民众所说,“县里上什么项目,我们百姓根本没有参与的份儿,更没有发言权”,“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便存在腐败行为,我们也没有办法。”当官意和民意出现背离的时候,民意又无法对官意进行有效约束,这才是问题所在。或许,这也才是蒲县官员在“山寨鸟巢”上应当作出深刻思考的东西。
http://news.163.com/10/0715/19/6BLI58SB000146BC.html
从“山寨鸟巢”看官意民意的背离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