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现啃老族


    文/陈思进

 

在北美,孩子就像鸟儿一般,一到18岁就迫不及待要飞离父母的家,不希望再受父母约束。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孩子跟父母基本上就是两个独立体。如果结了婚的孩子依然与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那简直是一件非常怪异的事情。电影“Mother”(《母亲》,1996)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约翰汉德森是个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但是他与女性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无论是工作中的女性同事,还是女朋友,甚至还有两次失败的婚姻。他将此归结为与母亲别扭的关系。带着这一多年的心结,他决定回到母亲的家,跟母亲相处一段日子,以便打开母子之间的心锁。

 

影片中最好笑的部分,是每当母子外出时,他母亲逢人便要解释一番:“我儿子是来度假的,他在我这儿只是小住数日而已。”当然啦,故事的主人公经济上是独立的,他回母亲的家有其特殊的原因。但这一年来的金融海啸,却迫使许多失业的年轻人搬回父母家,屈居在“他人”的屋檐之下。

 

我朋友老王的孩子小王,三年前大学一毕业就进了美林,已经荣升至交易员助手的职位,真称得上春风得意:一个人住在曼哈顿的豪华公寓里,每月房租3千多美元,“外出哪怕只有几条街,也不吝打个的什么的,派头大得来”,按老王的说法。

 

没想到小王跟随的那位交易员,去年底因为做空,失算了,今年上半年股市上升,他大亏,使投资人亏掉一个多亿!被美林炒鱿鱼。小王也因此受牵连被裁员。这下惨了,小王一连发了几百份履历,面谈了20多次,6个月至今没有合适的工作,而失业金又不够生活费。老王不忍心儿子去打工,幸好家里房子够大,小王的房间原封未动,便热情洋溢地“请”小王搬回了家。

 

想当年小王搬出去时,老两口进入了“空巢期”,老王的太太一时不习惯,常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老王也突然感觉空落落的。现在正好,趁此机会全家来个大团圆。

 

这小王倒也不白吃白住,一天晚饭过后,他拎着一个大纸袋来到厨房,对正在洗碗的老王说:“Daddy, 你穿得实在太土了,看我给你买了什么?”老王闻声朝儿子摊开的衣物望过去,全是平常逛商店只敢看而不敢买的名牌服装,心痛得顿时大叫:“啊呀,我现在的衣服这辈子都穿不完,你……”他本想说你老爸之所以还能养你,都是节约省出来的,裤子从不穿超过30美元的,衣服决不买过50美元。但他看着儿子一脸的善意,下面的话只好忍住不说了。

 

也难怪小王大手大脚,有工作那几年,奖金一拿就是三、五万,甚至上十万,哪里在乎几百上千的服装费。可是这次给老王的圣诞节礼物,小王是刷卡的,届时不还得老王掏腰包来还?老王这下可真怕到头来“请神容易,送神难”。

 

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攀升至26年来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有超过41%的年轻人说他们没有任何保障。今年好些商业金融学院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他们只能继续跟父母住在一起。即使幸运找到工作的,也因为薪水偏低,以至于十个人当中,就有七个说没有足够应付两个月基本开支的存款,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年轻人说他们连每个月基本开支也应付不来……结果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继续留在父母家,或者像小王搬回到父母家里。

 

金融危机迫使美国年轻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沦为啃老一族,不然的话,就将沦落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