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市背后的美国黑手(1)


  

  华尔街利用人性中固有的贪婪和盲从,独创了信贷消费、提前消费的模式。年景好的时候,银行以降低利息为诱饵,诱使人们贷款购房,享受“美国老太太”式的生活,但这无疑也给购房者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等房地产市场火了,泡沫被吹大,进场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而形成债务金字塔,银行此时便立刻调高利率。这时,房屋就是“人质”,银行的5年期、10年期贷款利率一调高,人们便被迫降低生活水准,偿还因为加息而增加的欠款,由此,房地产市场泡沫被刺破。一旦你不幸丢了工作,还不起按揭贷款,银行就可以上门无情地夺走你的财产,因为错在你,谁叫你欠钱不还?它们的抢夺行为因此显得名正言顺。华尔街模式崇尚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总是王,最底层的大众只能沦为被压迫者。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用拿破仑这句名言来形容华尔街人士,是再也贴切不过的了,他们在国内外大小财富通吃,掠夺完美国民众的财富之后,再转而吞噬中国百姓的财富,就像食人鱼,非常残暴。

  

  在2003年,美国10年期债券的回报低于35%,创了历史新低;长期债券的回报也不理想;企业债券和房屋抵押债券虽有较高的回报,但个人并不能轻易地直接拥有这些回报,所以近半数美国人不买任何股票。而房价每年只涨不跌,人们坚信拥有房屋比拥有股票更有利可图。

  

  在那段疯狂的时期,几乎每个人都能从贷款机构获得房贷,即使借款人的信贷记录略有瑕疵也无碍,因此房市中的投机行为猖獗。比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以及东海岸地区和西部的山区,如果你为一套价值20万美元的公寓付的首付款为1万美元或者零,3个月后你以22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那么在扣除5 000美元的各种费用支出后,你在3个月间转手就获利2万美元。这是什么样的利润?是400%的利润啊!

  

  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人们敢于冒获绞刑的风险。逐利是资本的本性,面对高于300%的利润,投机客没有理由不进场。

  

  各大银行和房贷机构也都争相抢夺这一市场,它们把购房贷款申请人分为两个等级:其一是信用度高、有固定收入的群体,银行对其提供低息贷款,并锁定利率,他们因而享受优级贷款;其二是信用度低、偿还能力差的借款人,也就是穷人,他们此时也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利率就高出2~3个百分点,并且不能锁定,必须随着市场利率的上扬而上升,属于次级贷款。所以这似乎是两全其美、令各方皆大欢喜的买卖。

  

  面对超低的利率、一路飙升的房价,并且不需担保、不需首付,不买房子的人绝对是白痴。不但“穷人”买了第一套房,就连有房子住的“富人”也开始在第二套、第三套房子上进行投机。进入房市的人越来越多,财富金字塔的底部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商品社会里,房屋是最大、最有利可图的商品。既然房子是商品,它就一定符合商品的价值规律。我们应该据此评估一个地区的房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泡沫,从而尽量控制房价,避免由于房价下跌而引发经济衰退。但任何资产——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的价值,都是根据众多购买者对未来回报的预测而定的,谁又能说那些购买者的预测是错误的呢?然而,在2005年却有这方面的迹象显现了:巨大的房屋销售量和人们极易通过买卖房屋轻松赚到的钱!

  --------------------------------------------------------------------------------

  当当网《金融让谁富有》  卓越网《金融让谁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