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价格异常波动快速反应机制 2010年7月2日


  农产品是农民的生命线,农民始终是中国的最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是艰苦的。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多年的口号了,如今农产品的价格浮动很大,不是农民收入增加了,而是经销商充当地主的人增加了。

中间商这个农产品剥削阶级的出现,不仅仅压制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是增加了城市市民菜篮子的负担。国家仅仅建立价格机动部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哄抬物价等现象,短期内也难有效果。

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和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是国家指定某些产业的重点企业来集中供给,就像以前的食盐一样,价格受到严格的调控,专品专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如果国家想让农产品完全走向自由主义的市场化,那擦屁股的事情还多得很。国家的功能就是增加社会福利和人民财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正加紧构建价格异常波动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完善价格监测制度、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价格监管法规,充实监管力量,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预防农产品价格被恶意哄抬等问题的发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司司长许昆林7月1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价格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反映市场波动的价格监测制度,制定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