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真的会降么?


                                  房价真的会降么?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日前在大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中新社 7月4日)

     “再过一个季度房价会下降”,作为房地产调控核心部委的主要负责官员,徐绍史部长对于房价走势做出如此直接大胆的预测,应该说,是一件相当罕见的事情,而就预测内容本身来说,这更是一件足以令广大公众尤其购房人感到宽慰、“松一口气”的事情。

      显然,无论是以徐部长的权威特殊身份,还是以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理想目标而言,“房价会下降”的预测都是值得和应当被当真的。这或许表明,以最严厉著称的“新国十条”,将会继续被严格地执行下去——至少,在“国土资源”管理这一块,将会被继续严格执行。而且,对于这种严格执行的调控效果,国土部门也是充满信心的。这正如徐部长表示的,“要进一步坚定全系统主动参与房地产用地调控的决心”,“加快推进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确保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甚至,为了确保“新国十条”的充分落实,不排除国土管理部门将采取更进一步的严格政策措施——此前,在2010房地产夏季峰会上,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就曾做过这样的表态:“国土资源部将严格规范土地出让制度,对于已出让的土地,土地出让价不低于当地基准地价70%,保证金不低于出让最低价30%”。

      不过,虽然如此,对于“再过一个季度房价会下降”的预测,笔者仍然不乏疑虑——并不敢完全“当真”。这不止是因为,徐部长在预测中依然留下一个不甚确定的尾巴——“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更在于,既往的调控经验表明,要当真实现“房价下降”尤其是长远根本性地抑制住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即便国土部门确实具有参与调控的“坚定决心”,但仅仅凭此,也是远远不够的。

      就横向而言,除了国土部门,与房地产调控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至少还有住建部、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而从纵向来看,除了中央部委层面外,更还有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作为房地产热点地区的各大城市的政府。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所有这些有形的政府管理部门机构之外,攸关房地产调控、“新国十条”落实的,从长远深层来看,还包括对诸多无形制度本身的改革和调整,如与土地相关的财税分配使用制度、与福利相关的住房保障供给制度。

      事实上,“新国十条”颁布近三个月来,我们依然不得不面临“量跌价滞”的调控态势,便已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所谓“量跌价滞”,乐观一点说是“调控效果初步显现”,而不那么乐观、客观地说,其实也就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按一般的市场规律,“量跌价跌”才是正常合理的,而“量跌价滞(不跌)”那只能表明,市场调控的作用其实尚未真正发挥、充分显现。其实,严格地讲,“价滞”之说也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0.2%”。这也就是说,当前的“价滞”仅是相对于以往房价飞涨的“价滞”,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停“滞”——房价仍在持续上涨。

      所以,对于“房价会下降”的政府预测,我们还是应谨慎看待,不妨“听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