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房地产政策已进入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近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下半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
此言一出,业界哗然。国土部门是参与房地产调控的重要部门,部长出来喊话了,其中含义相当丰富。一是表明中央依然希望房价下跌;二是在房价下跌之前,调控不会放松。不过,这一重磅言论很快就被媒体理解为:第二轮调控就要来了,三季度还会有新政策出来。
面对市场的乱加猜测,任志强先生忍不住在微博中抱怨道“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政府部长可以预测市场调节价格的新闻”。其实见怪不怪,面对房价持续高涨,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中频频动用行政性干预手段,这在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确属少见。与之相适应,官员表态稳房价、降房价,也没什么希罕的。
不过有趣的,7月7日又一篇媒体新闻出来:住建部:第二波楼市调控不存在。文中引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的话:并不存在“又一轮”、 “第二轮”调控的说法,因为政策现在还没有落实到位,正在落实。
实际上笔者之前也在微博中认为:“二次调控”的报道是篇假新闻。国土部长所谓的积极参与调控,实质上还是落实“国十一条”、“国十条”等国务院文件。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密切调研市场表现和评价调控效果,为下一步调整政策做准备。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符合调控预期,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关于下一步调控的力度把握和政策措施的相机调整,必须综合考虑、谨慎行动、小心应对。
我给相关部门的建议如下,当然这也是我对政策走势的判断。
第一,继续督促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严格落实现有政策。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史表明,如果政策过早过快放松,市场立即就会反弹,有时还是报复性反弹,在房价尚未调整到位的情况下,不能放松调控,应继续督促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巡查、考核、问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的降温,部分开发企业可能会重新延缓项目开工、推迟楼盘预售,监管部门在查处囤地捂盘方面的力度不能减小,以免造成未来商品住宅供应不足。
第二,不宜进一步增加新的紧缩性政策。当前国外经济形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既要调结构,又要防通胀,国家已经放慢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节奏。需要防范房地产市场调整速度过快、下滑幅度过大,避免房地产业的调整对宏观经济增长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在既有的房地产政策条件下,市场调整态势良好,只要维持这一态势即可,不宜增加新的紧缩政策,建议房产税暂缓推出。
第三,下半年如果市场调整幅度过大,应适当放松部分政策。调控政策因相机而动,而且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按照当前政策力度和市场调整节奏,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就有可能基本达到政策预期目标。但也不排降除市场出现过度低迷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市场动态,如果出现“非理性下跌”的情形,可考虑适度放松部分政策。
首先,校正二套房贷政策对改善性购房需求的不合理抑制,对于利用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住房面积低于所在城市的平均水平的,降低其贷款首付比重和利率。其次,现在的二套房贷政策既认房又认贷,这对于置换型购房需求是一种误伤,应调整为:对于虽有贷款购房纪录,但当前已无产权房的利用贷款购房家庭,给予相关优惠贷款政策。再次,房产交易环节的部分税收可进行适度优惠。最后,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将会采取放松调控,中央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总而言之,当前中央层面的政策力度已经够了,重点在于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好既有政策。在市场调整如期进行的过程中,年内不可能出台“二次调控”了。
下半年楼市遐想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