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在政府看来,永远似长不大的孩子,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棒喝难避免!
第一种心态:来自政府方面主要表现为后怕。楼市自4月中旬调控以来,积极的一方面,如统计局所称“遏制房价上涨”已有效果。而负面因素则是,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使本行业的一些指标很难看,而由于房地产业仍和诸多行业有着很强连动性的因素,致使7月的经济数据,用统计局的话说“经济数据不理想,由于调控政策使然”,所以政府开始“后怕”整个经济运行情况了。而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楼市近一月来放量迹象比较明显,这无疑又增加了政府另一种后怕:房价又上涨。
我们说虽然一直以来房价下降的呼声很高,但如房价真的大幅下跌的话,给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也是肯定的。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应将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作为目标。把房价控制住,尤其是上涨幅度较大的一线城市是控制的重点。楼市的“拐点”向上还是向下取决于调控政策,下一步政府应将防止房价反弹作为调整的重点。
第二种心态:来自媒体主要表现为不服。作为媒体在此轮调控中,功劳没有,苦劳还是有的。虽然言论既无知又俗气,但毕竞头戴“民生牌”礼帽。于是当没亲眼看到房地产崩盘之时,媒体不服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只能继续辛苦地说“调控政策不能松、调控必须进行到底、房价不跌是调控政策的失败”!
第三种心态:来自刚需们主要表现为:失望。失望总是在希望过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引用任志强先生的一段话“老百姓预期心理错误理解了“国十条”目标,认为一定要大跌和暴跌才能满足欲望,但实际上价格下降幅度已很大,按70个城市计算,这70个城市中有增有减,增减相抵消后,就变成环比是零,但总的来看,二线城市虽然增长5%,但一线城市降了1%,销售额大幅下降,销售额下降预示着价格在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