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8点58分,儿子乘坐去美国的飞机,起飞了。
我们家住在通州。
儿子要求提前3个小时到机场2号航站楼。从我们家到机场约40分钟。
以前我睡觉,就很守时间。说好什么时间醒,就什么时间醒。很少出过误差。不过,好久没这么早起床了。所以,昨晚睡觉前还是定了闹铃的时间,闹钟和手机都定了时,双保险,怕耽误儿子的事。定的时间是早上4点,想着4点40分出发,有个做早饭、吃早饭的时间。
没想到,早上3点58分就醒了,比闹铃报点时间早2分钟。看来我的生物钟还是管用的。
轻手轻脚上楼,想看看儿子。没想到儿子房间灯光已亮。儿子说,3点半就起床了,再上会网。我知道,儿子是故装轻松。
从去年5月开始,儿子紧张了一年,没有找中介,硬是靠自己,背SAT和托福,硬是靠自己去香港两次考SAT,北京一次考托福。还不错,考上了。然后,自己找美国学校,谈判奖学金的事。也都如意了。儿子证明了自己。
前段时间,儿子一直在准备各种去美国的事项,如签证、体检。这些事情,儿子也没找中介。也都很顺利。
回想儿子从2003年离开东营到北京上学。现在回想,最大的收获是给孩子增长了见识;同时,因为我们当初就抱定了出国的想法,所以,一直要求儿子自立,要求儿子把学校学习和走上社会结合起来、把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也要求儿子对学校的一些做法要学会变通。变通的结果,是儿子在他们学校的学习排名大多在前50名,在整个海淀区排名在2000名左右;而且在整个中学阶段从不熬夜、从不找辅导老师。但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和儿子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沟通。
这段时间,儿子猛看电影、猛和同学聚会。但准备工作一点也没放松。兑换美元、给学校寄学费、打印有关资料、准备书籍生活用品、打疫苗。等等。
尤其为准备去美国用品最为繁琐。
儿子去的学校在美国北部,属于前60名的大学,给儿子的奖学金也不错,为儿子去美国所需费用的一半,此外,经过谈判,儿子还获得了每学期打工2000多美元的条件。
儿子想学的专业是金融,不过大学阶段是经济学。
经过网上了解,儿子带了一些基础书籍和学习用品。
此外,考虑到大学相当于哈尔滨的纬度,也准备了4、5双冬天的鞋子及相应的衣服。
机场规定,出国人员每人除随身行李外,可带两件各23公斤的包裹。起初,儿子的行李吵了3、4公斤。于是,根据之先列的清单,按重要性排序,拿出了两本历史书、两个笔记本、两块香皂、两块肥皂、两袋洗衣粉以及一些类似的东西,总算接近了规定的重量。
为什么要减掉这些东西?
我们想,既然是乘美国达美的航班,而美国人很讲规矩,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到时求情;更没必要到时再手忙脚乱的拿东西,影响当时的心情;或者因为超重而付出不必要的费用。老婆提起,当初他父亲给在加拿大的孙子寄了两本书,就花了200多元钱。所以,我们也借机和儿子谈价值比较,那就是,所带的东西价值多少?超重的运费多少?特别是,既然儿子想到美国寒假短,不准备回国,那么,所带的东西有没有可能管上一年;如果不能管一年,那么,就可以确定哪些影响总重的日用品可以少带或不带了。还要少带一些日用品的目的,就是儿子感到美国后,能首先保证有东西用,其它的待住下、适应后再买。这其实是在调整儿子的心态和启发儿子根据价值确定优先顺序的方法。
我们觉得,想得已经够仔细的了。但儿子还是觉得不放心,所以,就提前起床,再想想、看看有没有遗漏什么。
约4点40分,我们吃完早饭后,司机应约前来。我们约5点10分到机场2号厅。因为印象中,国际航班都在3号厅,所以,让司机先等着我们,让儿子向附近的机场工作人员确认达美航班确实是在2号厅。
进了2号厅,儿子去了问询处了解了登记程序。儿子脱了行李就进海关了。我们当时还后悔没给儿子合个影。没想到,约6点,儿子出来了。据儿子说,是先办行李托运手续,再取票。于是,我们赶紧找了其他送孩子的陌生朋友帮我们一家三口拍了合影。然后一起说说话。约6点20分左右,让孩子给淮安的爷爷奶奶去了电话;约7点再给东营的姥姥姥爷去了电话。约7点20分左右,儿子起身去办登记手续。约8点20分,在我们返回通州途中,儿子来电话,告知已登上飞机。
在送儿子期间,考到好多女孩和她们的母亲眼睛都哭得红红的,看到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我老婆也有好几次就快控制不住自己了,我赶紧打岔,不让老婆在儿子面前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