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重在践行


发展低碳经济重在践行

刘纯银

低碳经济论坛13日在黑龙江省漠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致信祝贺。(814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些年来,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早在20079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与此同时,我国还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可见我国对共同守望绿色家园的责任感。

但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控制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压力。这也昭示着我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迫切。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在贺信中所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而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也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就是说,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每个公民不仅要做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宣传者,更要做发展低碳经济的践行者。

作为政府,在低碳发展中,政府必须起主导和表率作用。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铠吉登斯所说:“与工业文明时代的“参与式国家”中政府的辅助者角色不同的是,低碳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领导、指导与引导者的角色更为突出,政府的战略地位更为显著。”因此,各级政府除了要突出政府的法律责任,完善政府低碳发展的问责机制外,还要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政府要充分发挥制定规则和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并尽可能地调动企业、消费者等微观经济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

作为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同于政府和民众的作用。因为,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其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大批急需的低碳技术人才,使他们掌握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提高研究、设计和创新能力,加快低碳产品研发速度,缩短低碳产品的研发周期,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作为公民,要深化低碳理念、改变消费观念,积极参与低碳决策。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华明集团董事长刘乃兰所说:“推进中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让全体国人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低碳经济高增长的理念。”因此,当前要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广泛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文化。努力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及每个人心中,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并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养成简单而节俭的生活习惯。如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把在电动跑步机上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

总之,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环境、能源危机,再加上已经出现的金融危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走上历史舞台已是必然。但愿低碳经济不再只是刮旋风,全社会都应做发展低碳经济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