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入住通知书了……



《俺家门前仍未竞》

阿忆摄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褐石园
2010年8月1日18点半

 

  2010年7月31日,褐石园开发商,用人工快递方式,给兄弟我送来了《入住通知书》。俺们的维权活动,又迎来了一个巨大胜利。这份《入住通知书》来之不易,本应2007年10月31日送达,却晚了将近3年。

  不过,直至今天,褐石园2期的一半区域,仍是工地,根本不符合购房合同规定的入住条件,兄弟我有权拒绝。可是,假如俺们退让一步,先收房,交付全部购房尾款,其中一部分用于煞尾资金补缺,大概国庆节前褐石园可以完工。于是,俺们决定,只要相关提议能被各方认可,俺们将深明大义,接收这份不具备条件的《入住通知书》,先验房、交出全部尾款、进行内装,视社区未竞道路、景观、绿化为工程甩项,私公并进,直至国庆前园区彻底竣工。

  这里有一个保障,可以让俺们冒险一让。实际上,自北京政府和海淀政府实施救治之后,褐石开发商已被剥夺进货、施工、管账权力,靠边站了。它的存在,只是维持家业,维护与业主的买卖关系。而负责施工的,是北京政府的北京城建集团五公司,负责账目的,是海淀政府的北京海开集团。总得说来,自去年初秋两家国有企业介入之后,俺们是基本满意的。所以此番,俺们也愿意相信,俺们让一步,先收房,结局反而更好。

  总之,原本注定打水飘的房子,因为俺们从未放弃,维权特别是善于维权,懂得进取,也知道退让,幸获两级政府的有效支援,也终于可以拿到房子了,尽管房在工地中,但毕竟房子是成了,其余可作为奢望,而就目前情况看,俺们的奢望完全可以实现。如果各方认可俺们提交的收房方案,褐石后续工程款将得到补充,使整个园区具有高品质,褐石地下车库将从银行解压,具有完整产权,甘愿承担风险提前收房交钱的190户业主,也能从自己交出的尾款剩余部分中,取回延期收房的一部分违约赔偿。当然了,如果任何一方作梗,包括业主内部异议,俺们将永远住在工地上。

  

  这是俺家大门,内门已经上锁,承建商已将其作为竣工房屋,移交褐石物业,只等着俺去验房、交尾款、收房,可是,外门尚未安装。而门前的园墙,见此文第1张图,刚刚垒出基座,不知啥时候安装铁艺栅栏,园墙内外的道路均未完成。俺家门前的青石板路已经铺好,但两侧狼籍,没有种植草皮和灌木。再向门顶上方的小露台看,中央空调的外机仍未逆时针转动90度,移至左侧,连接电线。
 

  进门廊看看,右上角的白胶布耷拉着,电表要等到收房才安装接电,但如果没有外门,电表很容易失窃。褐石园1期收尾时,常发生这样的事,一夜过后,电表不见了。所以,如果先安好外门,电表先装上无妨。

站在俺家门口向左望,是1号楼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路未铺好,排风口脚手架尚未拆除。

站在俺家大门向右看,有一些工人在加班,修园墙外的市政路,一只水龙头在喷水,此时是18点32分。

  走过去,问一位老工人,这是在做啥,老人说,准备铺柏油马路。哎,不知市政是怎么规划的,这是一条死路,东端走不通,且离1号楼和2号楼如此近,如果有那种懒得把车停进地库或附近居民发现此路可停车,那可就又堵又闹了。或许是东端扒个口,让北京体育师范大学宿舍的停车场多个出口,这路会更闹。所以,兄弟我准备在园墙里面种些高一点的开花植物,挡住外面的嘈杂。可怜,园墙下只有1尺宽的草坪,还是种点能爬起来,遮挡外面视线的植物为好。


绕到俺家楼前再看看,小院的铁艺装上了,但院墙外,仍是一片工地。

  该收房了,俺家二层缺的这块玻璃,至今没能安上。前些天下大雨,空调进风小口都灌进来好多水,不知这么大的一扇窗户开着,该进了多少雨水。下面这图中画红圈这扇玻璃,裂了口儿,老早前就写着“换”,但现在仍未动作。
 

站在小院前,向右前方看,是上图,一条弯曲的小路只修了一半,向左前方看,另一条小路只见雏形。
 
  邻家小院前,有个正方形的东东,不知何物。


从小院向前走,回头看,俺家那楼便站在了工地上,左右两片竹子,均没能成活。

那啥,别光看自己家周边,也看看社区北部其他未竞区域。
  两栋早已盖好的楼之间,小路仍像是土路,没有要动作的意思。

 

  1号楼西侧更为凌乱,堆积着杂物。站在此地,铁艺园墙的市政公交道上噪音不小,而按照现有规划方案,图片中这条土路将铺上结实的红砖,供地下车库出车使用,这样一来,1号楼西侧将更为喧闹不安。兄弟我侦察了一下,1号楼西北角的地下车库出口,完全可以出车直行,只要在直行方向上打开一个园墙出口,车从地下可以直接出园上街,不劳1号楼西侧的邻居们忍受噪音和车在地上形成的不安。

  从车库出口反向走进地下,一切如故,而且似乎堆放了更多的杂物,出口处有好多水泥袋子。问一位老工人,这里何时清理,答曰,不清楚。

听说出口外,是一个小花园,问题是,车从此出来,小孩子在这花园玩耍,该有多危险,这设计不好。


1号楼前,只做了路肩,路面未铺,绿化未做。
 

1号楼后,园墙连地基都没打,墙内小路和墙外市政路均无摸样。

沿着1号楼前的“路”向东走,至尽头,便见到2号楼西端,两楼之间,堆满杂物,工人在加班锯石材。

2号楼东端,路未做,不见草坪。

 2号楼前,小路只有大致的样子,离完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这是19楼楼后的路况,看样子,刚刚准备铺石材。

 19楼和22楼之间,小挖土机在加班加点,可能是在平整土地。
 
 进入核心花园的小路,楼间部分铺了红砖,楼前部分刚做好路基和路肩。
 

  核心花园四分之一是土堆,远处可见前不久才开工的喷水池,近前看看,发现已做完防水,大概在测试。

  砖红色的围栏外,是褐石园1期,俺们最早的维权,使得1期邻居在北京奥运之前得以入住。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与停工的工地相临了1年,工地上鸦雀无声,后来他们又忍受了1年噪音,工地忽然热火朝天。1期一位北大教授说,没有声音那1年,俺为2期而沮丧,天天充满噪音这1年,俺为2期而兴奋,觉得工地上的噪音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感谢这位教授,1期住进新居后,只有他仍然陪着俺们2期,上街去政府,去争取邻人们的权益,这充分说明,人,不都是自私的。


核心花园的西部,一条环路修了一半。

走过这条小路回望,夕阳在褐色的楼盘身上打上了一层鹅黄,现在可以憧憬一下未来了。

 22号楼前,工人们也在加班,修筑弯弯的小路。

 
 
2期整个北部,路灯都没能安装,有些闲靠在墙上。


  2期南部,情况大不一样,连草皮都铺上了。少数从不参加维权的人,不顾集体利益,自顾自地收了房,已经在闷头装修。俺们这个社会是偏向喜欢这些自私的人的,想想看,俺们这些维权的人,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和利益,在公安系统成为有不良案底的不稳定分子,而这些从不维权搭顺风车的人,没有任何损失,而且是好公民,从不给政府找麻烦。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想一想,俺们该做哪种人。


  最后巡视一下2期南园墙,公安局这位起先十分强硬的领导家,终于同意把违章建筑缩进了一半,使俺们的园墙得以封闭。

  1号楼西侧园墙有一个1尺宽的缺口,有人钻进来上厕所,兄弟我是钻出去查看社区外的临时停车场。

车场基本修好了,其西边的草地尚是黄土,担愿能多种几棵树,挡一挡社区与公交路之间的视线。

  这是褐石园2期正门,原本城建集团守门时,门卫非常客气,十分大气地欢迎任何前来参观拍照,现在换成了物业保安,开始学着中南海和军事机关的样子,阻止拍照,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规矩,有什么道理。

 正门前的路以及周边,仍未建设好,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