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幸福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未来”赢得普遍认同
王占阳
今年3月下旬,笔者应邀赴美,在纽约出席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思想的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古西堡分校和牛津大学《决策伦理学》杂志社共同承办的,为期两天(3月18日—3月19日),分两场进行。
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伊朗等国的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驻联合国使节。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思想的全球化”。在这一主题下,各国代表主要围绕“同一个地球村的两种经济模式”、“关于后经济危机的新反思”、“全球经济危机与外交”三个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就如何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社会问题、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行充分研讨,气氛热烈、友好。
(2010年3月19日摄于联合国)
我在赴美前认真地准备了一篇题为《普遍幸福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未来》的3万多字的演讲稿。以此为基础,我在会上先后做了两次学术演讲。
第一次重点讲普遍幸福主义,同时兼及金融危机等问题,听众是多国学者。这可能是中国学者向发达国家输出“国产现代价值观”的首次尝试,看来效果不错,也就是能够为人家所接受。
第二次重点结合金融危机演讲“普遍幸福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未来”,同时广泛涉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问题,听众是多国学者和部分联合国官员。
关于这次演讲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办公室主办的内部刊物2010年第6期(总第108期,3月30日)已有如下报道:
★ 3月19日,东方哲学研究室刘一虹研究员应邀参加了由纽约州立大学(SUNY)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纽约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王占阳教授做题为“普遍幸福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未来”的学术演讲。王占阳教授在演讲中谈到,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过度消费及泡沫经济,只有通过改变生活目的,侧重精神追求而转向“适度消费”的方式,方可根除隐患。其发言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对于我的这两次演讲,美方主持人Parviz教授的评价是:wonderful(极好的, 精彩的, 绝妙的)。
有的美国教授认为我讲的普遍幸福主义是一种宗教。这在美国这个普遍信教的国家当然是好话,尽管我自己并不认同这一点。
还有美国教授当面热情称赞我的演讲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我想这至少可以证明我们中国学者已有能力在全球问题上(而不是只在中国问题上)赢得国际学术界的尊重了。
我在演讲中还讲到,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把美国这样的国家叫做“资本主义国家”很不合适,美方主要学者也点头同意。
我的《普遍幸福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未来》演讲稿讲了一些我在国内从未讲过的新观点,主要是更多地思考了人类的未来。
这些东西暂不发表,等到成熟后再说。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句:中国学者在普世价值问题、全球性问题、人类未来问题上已经开始站到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地带了。我们应当对于这种发展趋势深具信心,不应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