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要有社会担当


     

在企业家晚宴上

 

付瑞生市长为峰会致辞

 

于建嵘教授做主题演讲

      8月21日,在颐和山庄高尔夫庄园会馆内,粤商菁英俱乐部举办了第五期董事长峰会,中心议题是中国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做了题为《当前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演讲。

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湛江市副市长叶鸿参加了本次峰会。颐和地产董事长何建梁出任本次峰会东道主,参会的董事长还有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华新企业集团董事长冯耀良等。

何建梁先生为峰会致欢迎词,冯耀良先生向何建梁先生致感谢词。双方互赠了礼物。许市长在峰会发言中说,虽然他每天都要参加会议,但却很喜欢参与今天这样的会议。他说,2002年,他曾在洛杉矶短暂学习,看到美国的华人企业家每个月都要聚会,在从商之余,讨论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当时感到很遗憾,为什么大陆的企业家不去这么做呢?今天,他终于看到这一让人感动的场景。

于建嵘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他说,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盛世论,一种是崩溃论。那么,中国社会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呢?群体事件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从1993年到2006年,我国群体事件增加了10倍,特大的群体事件也在增加。按类型,当前中国社会群体突发事件中,农民维权占35%,工人维权占30%,市民维权占15%,社会纠纷占10%,社会骚乱占5%,有组织犯罪占5%。但是,当前农民、工人问题主要是利益之争,争利不争权。因此,当前的社会危机不是十分可怕。从群体事件的特征看,当前社会群体事件可分为维权事件、泄愤事件、骚乱事件,其重要区别在于,维权事件具有明确的利益诉求,泄愤事件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骚乱事件诉求复杂,且把行为指向了无关者。于建嵘认为,虽然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总体是稳定的。因为,中国政治是统一的,党仍有社会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为了稳定,采取了刚性维稳的手段,为了维稳,不惜践踏法律,另社会失去了法制的底线。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法制的轨道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否则,中国的确有可能如南美那样,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陷入社会动荡。于教授讲完后,各位菁英提出了不少问题,与于教授进行细致的交流。

信力建先生发言说,企业家应该担负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平稳。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转型期,企业家更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否则,一旦社会出现大的变故,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既然企业家享受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处,就应该承担由此带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