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看老天爷的眼色(2)


 
 
无论人类的控制能力有多强,人类毕竟只是世界结构中的一部分。关于世界万物皆有意识还只是对世界结构进化规律的推理式解释。无论人们是否信服,这种解释是在告诫人类不能对世界胡作非为。如果人类一意孤行,会遭到世界万物的反对,尽管这种反对是无言的。温室气体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洪水和干旱频发,已经沉重打击了人类,威胁人的生命,危及人类生存。教训历历在目,问题远未解决,我们不能因为地球无意识而欺负它。
 
人类的活动方式已经迁怒了老天爷。全球气候变暖就是老天爷的反应,它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
在正在写作的《知识生产革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书中,本人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书中的部分章节发表于此,与大家共享。希望引起讨论。
 
世界结构进化过程的可控性
控制论研究复杂系统的抽象原则,解释了复杂系统的可控性问题;利用模块化技术,可控性被付诸实践(第三章第一节,?页),[1]把控制论与进化论结合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人的控制行为不仅在于对人自身运动的控制,更在于对人体的延伸物的运动进行控制。工具(机械)延长了人的操作能力;运用符号执行控制功能,[2]电脑不但延伸了人的思维能力,也延伸了人的控制能力(第二章第二节,?页)。根据系统论,复杂系统的进化是从单个因素到子系统,从单个系统到多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见第三章第一节,?页)。通过对物种进化的研究,达尔文进化论解释了复杂系统进化的原理,说明了人类来自何处。通过对运动方式的研究,控制论解释了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
进化控制论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琴把进化论与控制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进化控制论evolutionary cybernetics)。他认为,复杂系统进化的过程来自于元系统跃升metasystem transition[3]如前所述,元(meta)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世界的组成因素(如细胞)。元语言是关于语言的语言(第八章第二节,?页));元系统就是关于系统的系统,[4]它由互相独立成分组成,通过对它们之间互动的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进化。元系统跃升metasystem transition,是指通过进化major evolutionary transition,以突现方式产生更高层次的组织结构及控制能力[5]
单个元系统能够被复制为多个,它们发生变异之后,产生新的控制机制,跃升为一个新的元系统。先前的单个元系统成为它的子系统。这个新的元系统同样被复制,跃升为更加新的元系统。如此继续下去,会出现一个多层次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它的结构和控制机制比先前的单个元系统更为复杂。例如,分子是元系统的最低层次生命的起源是分子跃升为由多个分子组成的单细胞。多细胞体从单细胞复制开始,产生出多细胞体。在进化初期,它们的结构很简单,控制机制很简陋,只是保持细胞的简单集合。随着元系统进一步跃升,多细胞体之间出现专业化分工,并结合成组织,形成器官,继而形成有机体,最后诞生了人类,组成了社会,是一系列元系统跃升的结果。[6]在这个过程的开端是分子,末端是人类社会。如果不用控制进化论进行分析,我们难以想象分子与人类社会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很难相信人类社会进化是从分子开始的。彼得·罗素认为,在地球进化过程中,能量、物质、生命和意识之间的界线不一定是清晰的。在地质圈的范畴内,粒子,如电子和质子,属于物质范畴。然而,它们有时的表现类似物质,有时却更像能量。粒子就像站在能量和物质间的分界线上,使从能量中出现的物质,处在半程段。处于生命圈,物质和生命之间的成分是病毒和高分子(如DNA。它们能自我繁殖,因此是有生命的。但是,它们也可能形成普通晶体,其特征与简单分子相同。黑猩猩与人类似的地方很多。它们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因此是有意识的。它们还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识别能力。当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时,它们明白看到的是自己。对黑猩猩进行手势语言训练,它们能够以名字相互区别,并表达它们的感情。但是,黑猩猩与人是根本不同的物种。
由于元系统跃升,人类经历了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阶梯,每个阶梯都需要对人类器官运动和人类文化活动进行控制,形成一个持续的进化过程:对位置的控制就是运动,对运动的控制就是感应(简单反射),对感应的控制就是反射,对反射的控制就是联想(条件反射),对联想的控制就是人类思想,对思想的控制就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元系统跃升的过程中,从表面看,对位置的控制与对思想的控制是完全不同的,而人类文化的进化始于位置的控制,两者的相通性不可否认。人的思维进化经历了从条件反射到联想的过程,产生了自然语言,是世界结构中的智力圈的进化结果。在自然语言进化过程中,人类从个体认识世界的阶段进入集体认识世界的阶段,形成人类社会与其他物种群体组织的区别。随着知识生产的进化,人类认识自己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产生了现代科学理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进入现代化阶段。[7]在能量技术体系,工具控制物质文化;在符号技术体系,符号控制精神文化。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愈加成熟,人类社会也愈加发达
利用现代科学理论,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者的转换。使用数字化技术,人的思维转换为机器思维(第二章第一节,?页)。人与技术的相互替代,使人们认识到技术与生命体行为的相似性。如果两者不相似,就无替代可言。能源的功能与人的肌肉运动相似,自动化控制功能与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相似,机器操纵符号与人操纵符号相似。那么,世界结构的进化应该与人类进化相似。[8]
按照德日进的观点,由元系统跃升引发的进化,以意识为动力,才是可控的。进化过程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事物结构,二是意识。德日进把它们分别称为“物之里”(意识)和“物之表”(事物结构)。正是由于“物之里”的作用,物之表进化发生了。物之里的能力越强盛,事物结构(物之表也越复杂;反之亦然。[9]德日进认为,除了人类之外,其他物种也有意识,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向日葵围绕阳光转动,就是意识的表现。世界万物都有控制进化的意识。否则进化不可能发生。1846年开始,达尔文花了整整年时间专注于对藤壶(一种甲壳动物)的研究。它每年产生一次卵子,藤壶的雄性生殖器是身体的数倍长,能精准地跨越4-5个藤壶的距离与配偶交配。达尔文对简单生物背后的复杂性非常震惊。在早期发表的关于藤壶的研究报告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我们必须抛弃那些高等动物或低等动物的念头,因为那些“低等动物”往往非常复杂,它们为适应环境所作出的努力简直令人着迷[10]这说明,达尔文已经认识到低等动物的意识对进化的控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阐述进化过程由意识控制,德日进把世界结构进化过程分为物质进化和意识进化。在分析地质和古生物的资料之后,他断定,进化使物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然而,如果只注意物质外表结构的复杂化,而无视物质内部还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必然会得出宇宙无动力的结论。人们深入观察世界结构的进化现象时发现,尽管物质越变越复杂,宇宙中可用的能量在微粒组合过程中有所消失,但物质的内在力量使物体获得了新的能量。德日进提出,物质从外表看来是静止的,其实内部蕴含着动力。生物有生命力,人有意识力。即使在有生命之前,也不无生命因素;在有意识之前,也不无意识因素。只是不到一定程度,不为人们所发现而已。例如,物体必须接近光速时,人们才觉察其质量的变化;物体的温度必须高达五百摄氏度时,人们才觉察其放射性。物体在未达到由50-100万的原子组成的复杂结构时,看来是没有生命的。在生命出现之前,必然有生命的种子,在意识未出现之前,必然有意识的微粒存在。[11]
物质能量与精神力量的关系
为了阐明事物结构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德日进提出切线能 (Energie tangentielle)轴心能 (Enrgie radiale)的概念。切线能,相当于能量。有人译作物质能轴心能,相当于意识。有人译作心灵能,是指精神力量,可译为精神能物质能起结构排列组合的作用,把同类的物体,如原子与原子、细胞与细胞组合在一起,建立事物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外在联系,使物体增多或扩大。精神能指导物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起到控制作用,使物体本身越来越复杂。世界结构进化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最初,宇宙得以形成;尔后,出现了生命、智力等。在意识形成之前,即在宇宙和生物的生成阶段,“物质能”起主导作用;在意识形成之后,精神能起主导作用。在德日进的宇宙进化理论中,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质与量的鸿沟、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线,是不存在的。达尔文只承认外部刺激是宇宙进化和生命发展的动力。德日进不否认外部影响的作用,但认为内在力量才是进化的主要动力。宇宙一直是依靠自己的内在力量而进化的。[12]
无容质疑,人类具有“精神能”。随着技术进步,人类控制世界结构进化的能力和控制自身进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物质生产革命和知识生产革命发生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造品的进化是由人的意识控制的。例如,数字化技术的进化是元系统跃升的过程。在机械式计算器里,不管它是如何设计的,它的硬件只能执行四则算术运算。计算机不但有硬件,还把程序当作数据来保存和处理。它控制着由硬件执行的操作。在互联网,软件的作用大大超过硬件,实现了元系统跃升,软件发挥了控制能力,形成了数字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第二节,?页)。
德日进所说的内在力量,到底是什么,目前还看不见,摸不着,检测不到。他提出的精神能”的概念,即世界万物存在精神力量,还没有得到验证。但是,这个概念给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启示。从正面看,人类总是面对谜团,又在不断解开谜团。在计算机发明之前,机器能否思维,就是一个谜团。现在,我们已经确信,人的思维活动有其物质基础——大脑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思维就不仅仅是生命现象;机器也能够思维,电脑是能思维的物理实体(第一章第一节,?页)。人类能否制造生命,是又一个谜团。随着人造的可繁殖细胞的诞生,答案即将产生。从古至今,一个个谜团被解开,证明了人类的能力。对元系统跃升的控制成为人类的自觉行动。从反面看,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至今仍没有超越自然力。人还不能制止火山喷发,也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甚至不能阻挡山体崩塌和泥石流。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加深,人类会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然而,人类的力量再强壮,也不能违反世界结构的进化规律。人类社会进化暗含着经济发展方式再次转变的可能性。
根据进化控制论,不但人的进化是可控的,世界结构的进化也是可控的。在元系统跃升过程中,地质圈的进化来自世界自身的控制力;生命圈的进化由生物控制;智力圈的进化由人类控制;数字圈的进化由人利用符号控制。根据元系统跃升理论,图琴预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神经系统的直接连接,多细胞生命体将使人类变为全球超生命体,这将是一场新的元系统跃升(下一节,?页)。[13]但是,无论如何进化,无论人类的控制能力有多强,人类毕竟只是世界结构中的一部分。关于世界万物皆有意识还只是对世界结构进化规律的推理式解释。无论人们是否信服,这种解释是在告诫人类不能对世界胡作非为。如果人类一意孤行,会遭到世界万物的反对,尽管这种反对是无言的。温室气体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洪水和干旱频发,已经沉重打击了人类,威胁人的生命,危及人类生存。教训历历在目,问题远未解决,我们不能因为地球无意识而欺负它。
 
 


[1]C. Joslyn & F. Heylighen, Cybernetics, in The Encyclopedia of computer science, D Hemmendinger, A. Ralston & E Reilly (eds.),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1999. P470
[2] ,Valentin F. Turchin,The Phenomenon of Science a cybernetic approach to human evolution,1977.p55
[4] ,颜泽贤 张华夏 范冬萍:进化的系统哲学和我们的研究纲领2004年。http://philosophy.sysu.edu.cn/paper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69
[7] , Turchin, V. (1977): The Phenomenon of Science. A Cybernetic Approach to Human Evolu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p79-86.
[8] , Turchin, V. The Phenomenon of Science. A Cybernetic Approach to Human Evolution, 1977,p95.
[9] ,德日进他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载的法国人,从19231946年先后八次来中国,在中国地层、古生物、区域地质研究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曾与中国政府合作绘制中国地图,参与了对史前文明的研究,参与了周口店著名的北京人的发掘工作,还参与了法国雪铁龙公司组织的往返北京、阿克苏的黄色远征汽车探险,他也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的考验,在沦陷的北平和天津,他参加了一个多国研究小组,与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国年轻学子合作。http://news.sc001.com.cn/person/detail_news.asp?id=50618
[13]Heylighen F. & Campbell D.T. “Selection of Organization at the Social Level”, 1995,World Futures 45,p. 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