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炉化”的武汉样本
严辉文
在央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近日发表博文中,最新“四大火炉”排定座次:海滨城市福州以10年375个高温天名列榜首,其次是杭州(355个高温天),再次是重庆(343个高温天),第四是长沙(326个高温天)。武汉10年共305个高温天,平均每年30.5个,名列第五。 (见8月4日《新闻晨报》)
由著名气象主持人,依据全国最近10年(2000年-2009年)高温天总数排名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应当是较高的。一向享有著名火炉“盛誉”的武汉,似乎已经一举甩掉火炉帽,作为一名武汉人,在尤感欣慰之余,其实并不感到意外。
“去火炉化”, 让武汉之夏更美丽更宜人,一直是武汉塑造城市形象,实现人居理想的目标之一。而与此相联系,我们会联想到多年来地方政府在外迁重化工企业、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实施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方面的不懈努力,看到武汉在山水保护、湖泊治理、城市绿化、宜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给气候带来的可喜变化。武汉已经不再是最热的大火炉,人们早已感同身受,而出自气象专家之口,更是有理有据了。
然而,在眼下正值高温持续不下(近日高温跃升至38度以上)之时,在高温不仅让数百万武汉人天天免费“洗桑拿”,而且给武汉三镇城市运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之际,谈武汉甩掉火炉帽容易,但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少清凉的感觉。这表明,武汉甩掉了火炉帽,七月流火在武汉仍是现实。此外,武汉不再跻身“四大火炉”,除了武汉人的主观努力之外,老天爷的变幻无常亦堪称是一个重要变数。在宋英杰文章中,西安这样的北方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热,让人倍感意外;而关注气象新闻亦不难发现,今夏就连东北、甚至俄罗斯等高纬度地区都频现极端高温,这些都表明,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语境下,高温已不再是南方的专利。况且,武汉虽然名落“四大火炉”之外,但仍然紧蹑其后,居第五席,谁又知道在气候暖化年代,火炉城市是不是早已经增编扩容了呢?
从全球来看,气候是政治;而着眼于城市本身,气候也是生活。武汉要真正“去火炉化”,除开老天爷的眷顾之外,最终还是离不开武汉人的主观努力。武汉甩掉火炉帽,这既是一个城市形象问题,又是一个城市发展问题;既有一个城市建设的维度,又有一个市民生活的维度。市府的每一项决策,市民的一言一行,如果都用是否有损气候的标准来检验其合理性,那么武汉真正“去火炉化”时代的到来,必将为期不远了。
武汉人从曾经害怕火炉、忌讳火炉,到在“去火炉化”方面努力尽人事、得天命,亦可作为现代气候学的样本,供人们的极端气候频现的被动和无奈中,寻找更多全力应对的可能渠道。
相关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0-08/04/content_38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