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的城市没有人情味


嫌贫爱富的城市没有人情味
 
针对北京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吸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小门店实行强制退出机制,而对那些在京拥有住房、具有稳定职业、连续居住的流动人口,应研究采取新的管理模式。(3日新京报)
在如今的文明社会,要是谁对那些穷酸的流浪者、叫花子恣意驱赶,那肯定会被讥为素质差、没人情味。城市往往被视为精英、高素质群体的聚居地,然而,这种试图强制关停小企业、小门店,进而驱逐低端劳动力的做法,显然与那种对待叫花子的行径没什么两样,一点人情味也没有。
类似嫌贫爱富的提案,不只今天京城才有,前不久南方某城市就曾有专家提议,抬高打工者的准入门槛,赶走大街上的“走鬼”。的确,城市有苦衷,人口过于密集,会带来诸如社会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难题,让城市不堪重负。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智慧而有爱心的城市,既不应该只拿穷人开刀,更不应该简单粗暴地赶,而应当多一些温情式的疏。
怎么个疏?答案很简单,当然需要付出努力去做,这就是我们近年来喊得很响亮的目标、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扎实有效的统筹发展措施,让周边地区繁荣起来,大家在自己家里就能够安居乐业,谁还非得离乡背井受这个罪,还得遭城市人的白眼和歧视?就像那些叫花子,除极个别职业致富者,在家里能够自食其力、丰衣足食,谁愿意放弃尊严到富人面前去讨没趣?
城市没了人情味,就没了文化,没了根;城市缺少胸怀,也就没了和谐、没了爱。何况,那些被视为“没素质”、“低端”的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如此过河拆桥,良心上如何说得过去?难道未来的城市建设就靠几个精英去添砖加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