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思维的观点出发,要想解决富民的问题,则按照科学完整的步骤进行工作。科学完整的步骤,是得到正确结果的保证条件之一。一般而言,解决问题先要从调查研究开始,然后分析事物的具体情况和内在规律,进而确定目标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将方案付诸行动,最后检查工作效果。在《管子》一书当中,五大环节都有丰富的内容,我们只举其中部分章节就可以做出证明。
例如:
调查——《管子﹒八观》调查各国各地的情况
分析——《管子﹒牧民》分析四欲、四维等安顿百姓的条件
对策——《管子﹒大匡》军政机构设置,土地政策、人才选拔等内容
行动——《管子﹒立政》当中的“首宪”、“首事”等工作内容
检查——《管子﹒问》检查各方面情况
在中国古代,由于社会地位、权力、意识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位先哲都能完成这五个基本步骤。尤其在社会学方面,由于普遍缺乏调查样本、实施平台和检查条件,他们工作往往是分析和对策之间徘徊。由于缺少调查样本,所以大多采用直觉和类比方式,而无法采用深入调查、全面统计、分类归纳等方法,所以往往直接进行判断并推及其他事物。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具有明显的直觉和类比思维的色彩。但是,管仲身为宰相,他所具备的调查、行动和检查条件,是其他绝大多数先哲们所无法相比的。由于解决问题步骤的完整性符合系统思维的要求,所以从现代的眼光看,《管子》的整体思想具有更高的实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