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无数大学、中学及小学生们的暑假生活可谓丰富,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打工……忙得不亦乐乎。在热闹的表面下,总觉得现在孩子的暑假缺少点什么;而70、80后简单的暑假,每个人心中都有份难忘的回忆吧。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没有互联网,电视节目也单调得可怜,更何况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连电视也没有。但这丝毫不影响70、80后小时候对暑假的向往。抓鱼、摸虾、逮知了、捉蚂蚱……在大自然中拼命奔跑,大汗淋漓尽兴而归。很多人还记得小时候烤蚂蚱、烤知了的味道,仿佛是世上最难得的美味。
现在的孩子,这样接触自然的机会少了许多。偶尔在动物园里看看动物,还有很多孩子连散养着的温顺小羊都不敢摸。
玩不够的简单游戏
那时候的家长,不必像现在的家长一样担心孩子网络游戏成瘾或网聊受骗。跳皮筋、丢沙包、捉迷藏、跳房子……简单却经典的游戏,孩子们百玩不厌,身体协调性也在跑跑跳跳中得到锻炼。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世界不知要丰富多少倍,娱乐的途径不知增加了多少种,在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之时,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了更多的顾虑和担忧。带着孩子去各地旅游甚至是花昂贵的费用出国游,只为了给孩子多一些乐趣、长一点见识。
几分钱一根的甜蜜冰棒
70、80后们,小时候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路边那个推着小推车在树荫下卖冰棍儿的老奶奶特别亲切,或者骑着带冰棍儿箱自行车的年轻人一声吆喝:冰棍儿败火,败火冰棍儿……伴着那飘忽的声音,你的心也跟着飞到了冰棍儿车旁。炎热的暑假,看着他们揭开保温瓶,从冒着冷气的瓶口中取出一根几分钱或几毛钱的冰棍儿,实在是莫大的满足。
雪糕、甜筒、奶昔以及名目繁多、颜色各异的冷饮,现在孩子的选择实在丰富,比上一代人不知要幸福多少倍。但我们的甜蜜回忆,他们将来会有么?
听着蛙声看星空
夏天的傍晚,晚饭后乘凉,和家人或一群小伙伴在院子,在凳子、躺椅、凉席上或躺或坐,看晚霞染红天边,看星光在夜幕闪烁。也是在那时,我们认识了北斗七星、猎户座,伴着时隐时现的蛙声,听奶奶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偶而还能看见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空气污染,还有多少家长有陪伴孩子看星空、数星星的经历呢?孩子们那些天文知识,更多来自课本、网络和各种科技场馆。
写完作业万事大吉
在70、80后的脑海里,暑假最“痛苦”的记忆恐怕就是恶补作业。一本薄薄的暑假作业或是一天一篇的暑假日记大概就是整个暑假全部的学习内容。×月×日,星期×,天气×。我今天帮妈妈洗衣服……×月×日,星期×,天气××。今天,我去公园玩,捡到了两角钱……几乎所有的开头都是“我今天”或者“今天我”,不过,赶紧恶补完,又可以撒欢去玩了。
但是90后孩子的学业负担之重,让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多年。然而,教育体制未能从根本上变革,孩子们只能越来越低龄化地挣扎在学习、补习、考试的重压之下。
暑假里,各种特色夏令营、英语补习班、特长培训班异常火爆。迪诺少儿英语的负责人介绍,报名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培训班家长从不含糊,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着画书听广播
小人儿书、连环画、看得似懂非懂的大部头书籍……也许可选择的不多,但拿起一本就能爱不释手地看上半天,更爱守着收音机,听着熟悉的旋律,听着主持人甜美的声音和美丽的童话故事,感觉很开心。
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那些事情是比较遥远的。动漫、网络、游戏对他们来说要生动有趣得多。广播对于他们来说,应该只是在汽车里听的东西吧。
物质的极大丰富,给了现在孩子超越以往任何一辈的优越感,但内心的快乐和自由轻松的学习生活,应该才是他们更向往的。70、80后们简单的暑假生活之所以难忘,大概正是因为它所带来的身心自由。
为人父母的70、80后,一边在留恋着自己儿时美好的暑假,一边忙着给自己的孩子规划着在孩子们看来也许并不快乐的假期,这样的矛盾到底是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