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文献综述


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文献综述
周正祥 赖梅花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顺应全球制造业的国际大转移,承接来自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加工贸易业务,使得中国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强劲的市场需求为中国提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应努力抓住新一轮机遇,承接来自跨国公司的外包服务转移使中国成为全球办公室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
殷国鹏、杨波(2009)对服务外包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服务外包是企业将原来在内部从事的服务活动转移给外部企业去执行的一种业务安排。发展服务外包就是转移价值链上的非核心业务,全力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提升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如果服务发包方与承包方是不同国家企业,那么就是国际服务外包,它实现了企业间以特定服务流程为对象的跨国交易,因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服务贸易。
二.国内外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
对于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王燕妮、李华(2005)分析了国内外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他们先从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概况及主要接发包方分析了国外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接着,以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首批资金扶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大连、成都、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为主线分析了国内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做出了简评。而孟倩(2009)则通过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及劣势。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劳动力廉价,在人力成本支出方面,可以全球企业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其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中国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加强,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条件。第三,中国具有较好的集群优势。目前,中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城市,其中以2006年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联合认定的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11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最后,投资政策及投资环境都较好。劣势主要包括: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英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备国际经验的尖端人才;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欠缺;法律环境不完善;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荣雪(2009)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战略高度提高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政策,重视人才培养,加快业内整合,开拓国际市场,降低承接风险,让服务外包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服务外包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服务外包总体需求萎缩,产业投资幅度下降,但也使市场离岸外包份额增加,增加了产业人才的需求,为此,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强企业间合作,改善外包地区整体环境,在国内外市场并行发展。他还提出了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以及今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展望。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够抓住当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机遇期,短期来说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长期来说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快速增长点,并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金融危机对于谷物外包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白孝忠(2008)吴勤学(2009)魏琪汶(2009)王仙婷(2009)通过分析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劣势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发展服务外包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是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发展的发动机。服务外包正在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国际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他们还在比较优势和区域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中遭遇的几点问题提出了思考,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旨在找到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和战略路径。
三.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
国家发改委2007年l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株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陈玉兰(2009),总结出近年来,湖南省紧扣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主旨,认真落实“两型”项目建设,并力争做大做强,积极开展商务领域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努力提高商务工作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能力,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商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按商务部服务外包管理系统数据统计,2009年,全省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倍,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长株潭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服务外包的地位——服务外包已成为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性——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构建“ 两型社会”,加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 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以及人才优势;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短板”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三是产业外向度低,四是产业支持力度弱,五是产业环境不成熟,六是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弱,同时,缺乏较大规模的服务供应商以及国际客户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亟待加强;加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议——1. 加紧编制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2.多手段综合运用财税优惠政策, 突出支持重点,下大力气扶持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3.设立专项资金,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4.进一步完善城市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郑后建(2009)则指出服务外包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型特点。湖南省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6位,高等教育规模居全国第9位,全省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湖南省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各类人才325万、技能劳动者220万,高校(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10多万。因此,长株潭城市群非常适合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而服务外包又能够吸纳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这样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两型社会”和服务外包的建设。他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长株潭试验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机会。
 翟芳玲,阎循民(2009)通过对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研究,指出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实现服务外包政策领域的率先突破。长株潭地处中部,毗邻沿海,辐射西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通讯网络发达。为服务外包业务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服务外包行业是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是转变经济和外贸发展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较快发展,但在引进模式、政策制定、市场开拓、管理手段及人才素质等方面仍存在制约瓶颈。
张大龙(2008)则说明了中国不仅境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迅速,离岸服务外包表现尤其突出。目前已认定20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4个示范区和 1个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他从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性、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优势于缺陷以及今后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的对策建议。为今后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指明了方向。使之能从大的方面把握住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四.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服务外包虽然发展迅速,但是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小、散、软等问题。
马楠(2009)首先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形成了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在这些优势条件下,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次分析了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长株潭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较小,服务能力较低。2. 长株潭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尚未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3. 长株潭的国际服务外包的法律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4.服务外包管理部门零散、不统一。5.人才结构不合理。他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为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姚蓓艳(2009),任秀奎,和金生(2008),钱永铭(2009),则都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外包中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剖析了发展服务外包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利用合同规范知识产权的归属、建立各种保密制度和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等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中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
唐宜红.陈非凡(2007)通过印度与中国的对比指出中国、印度作为近年来逐渐崛起的两大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因素,但是两国的产业结构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经济占主要地位的产业是制造业,而印度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而且印度服务外包业以大公司为主导,出口以欧美市场为主。印度从中央到地方,对扶持服务外包形成了广泛共识,对其采取了积极的税收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中国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放宽第三产业的管制、积极把外资引向服务业,从而加快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国内绝大多数行业都受到影响,而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却似乎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经济危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减少或者控制成本,削减在非主营业务上的开支。而作为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的IT服务、人力资源、办公、培训等业务的外包市场,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逆市起飞。尤其在当前保增长、促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不失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良机。在印度发达的服务外包产业中,离岸服务外包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印度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以欧美市场为主,其中美国市场的比重最大,约占印度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发包市场的 2/3,欧洲的市场份额为1/4左右,其他市场只占不到1/10的份额。印度离岸外包的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高科技和通讯等。他主要从印度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现状、问题、优势中找出对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启示,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第二,培养专业性人才;第三,扶持龙头企业;第四,错位协调发展;第五,积极拓展市场。
五.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对于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指导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为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重(2008)则从发展服务外包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的角度分析了长株潭服务外包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政策建议和企业微观策略,来加快发展长株潭服务外包业、促进企业参与服务外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能力。长株潭服务外包存在的差距近年来,长株潭十分重视发展服务外包,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方式。长株潭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为进一步推动长株潭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长株潭须实行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宏观政策:1.制定优惠税收政策;2.构建有利于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金融环;3.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诚信的商业环境;4.强化政府的引导作;5.完善服务外包承接方式。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应采取的微观策:1.把握服务外包特点,转变传统思维方式;2.提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经营技能和能力;3.学习和接受新的服务方式;4.不断革新和进步,保持服务外包的合作关系;5.高度注重质量和信誉。
吴国新,朱益超(2008)则指出服务外包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注重对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速期发展进程,从而形成自身的国际化竞争优势。                                       
夏金弟(2009)则认为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近年来,凭借稳定的政局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株潭开展的服务外包业务量不断增加,但长株潭服务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长株潭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承接业务的规模、水平还是质量都与印度等服务外包发展较好的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外包进入快车道。服务外包作为长株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后应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业务的商务环境建设,完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法治环境。
总之,在现阶段对于长株潭服务外包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应该要引以为重,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合理的对策来应对所面临的问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到路来。在找出长株潭服务外包发展中的问题后,我们应该要对症下药,首先我们应该要转变战略意识,从战略上重视服务外包的发展,高度发展服务外包。此外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长株潭发展服务外包所处的环境和形式,不能盲目的发展。在转变战略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有利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环境,积极构筑服务外包关联产业链接通道,提升长株潭的国际化服务产业分工的地位。此外,还要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育机制,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真正符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此外还可以借鉴印度等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国家的做法,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分派专门的人员到国外培训以及加强同国外服务外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服务外包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切实改进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型人才结构,为长株潭拓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军。
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论述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长株潭服务外包的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全面深入地研究长株潭服务外包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