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高举土地财政


前两天在观点地产看到厦门规划局长写的一篇关于放弃土地财政就是自毁长城的文章,与其他主流观点不同,支持土地财政;

其实,观点没有什么新颖,站在政府立场,敢于说出真话而言,所有与之相关的政府人员,其道理都不自言自而明,只是这位局长大人敢说罢了;

政府通过土地资源的垄断,抽取大量的资源税,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其结果不言而喻的,我们不反对也不否认土地拍卖与操作,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利益空间,也推动了公共化进程,依附于土地而形成的地产也属利益均沾;

但是,坚持土地财政与奉行房产税,说白了是政府制度上一项重大的挑战,土地财政带来的种种弊端已经不言而喻了,它与政绩工程结合起来,将政府推向了公共服务的对立面;

控制土地一级市场,运用土地杠杆,获取土地拍出的收益,与一般税收不同,无论营业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种,都是比例税,依附于人们创造的财富来核定,因此,被征的对象,可以直接感知税负的轻重;这个节点,被征之人可以与政府讨价还价,最起码被定下来,总不能随意更改和操作,尽管税负可以重点;

控制土地拍卖,以市场换取高价,尽管与税收一样,给政府带来可观的收益,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耗费,但是它的运用,使政府像一张无形的手一样,随便侵占公众的利益,这也是绝大数人声讨土地财政的最重要的原因;

土地的价格高低,可以通过数量来控制,能捂则捂,以今年财政的缺口为目标,来推出土地,价格高了,少推出些,并非,今年一定要卖出1000亩,3000亩为目标,而且,严格打击其他供地渠道,像小产权房,都是严格打击之列,经过几年的沉淀,已成为所有人共同的预期,土地资源一定是稀缺的,并且会越来越稀缺,开发商大肆购地,延长开发周期,民众能买房则买房,都是基于政府造成的既有现实,做出的自我救赎;

所以,不论是土地财政,即维持原来招拍挂,还是换做房产税,他们的前提都是要政府放弃没有规则的行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只有适可维护民众的血汗财富,才会换来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支持;

因此,厦门规划局长这篇文章观点没有错,屁股决定脑袋,但是,打着城市建设,维护公众利益的旗号,未免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