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可医现代八种病



 

潘家园可医八种病

“三捡”境界,一捡漏,二捡智,三捡心。

山不可无泉,花不可无蝶,人不可无癖。

 

王大伟爱玩的东西很多,收藏古董,读书吟诗,太极书法、茶道插花……

而所有的这些都有关六个字——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说“平安童谣”让王大伟找到了事业的“北”,那么这些爱好则让他找到了精神的“北”、灵魂的根。

拿收藏古董来说吧,王大伟总结了“三捡”境界,一捡漏,二捡智,三捡心。

一捡漏,花一块钱买个杯子,后来一鉴定是明朝的,值两万,这叫捡漏;

想捡漏的,许多人成了“漏痴。”别人发了,我乍不行。痴心做怪,最易为骗子忽悠。

二捡智,买回杯子来,仔细研究,什么是汝窑,什么是定窑,什么是青花,什么是斗彩,长了知识,这是捡智。

三捡心。“赏玩这些古旧之物,能够与古人精神相通,涵养自己的心灵,这叫捡心。

“中老年人搞收藏,捡漏、捡智都不好。抱着捡漏发财的目的容易被骗,一味钻研知识容易伤神。”王大伟玩古董,看重的是第三层境界——捡心。“赏玩这些古旧之物,能够与古人精神相通,涵养自己的心灵,这叫捡心。

捡心可医八病:

心浮气燥,坐立不安。老换工作,找不到北(浮燥病)。

恐惧焦虑,万念具灰。老板白眼,媳妇抱怨(焦虑病)。

斤斤计较,血压升高。早上挤车,职场暗斗(高血压病)。

心不平衡,常生闷气。上司不公,小人得志(斗气病)。

不思孝道,夫妻不敬。顾不上孝,老婆不忠(道德病)。

不整不洁,丢三落四。忙而生乱,一片狼藉(脏乱病)。

痴迷名利,不知止步。一身疾病,面无血色(贪心病)。

生活无趣,长呼短叹。没有兴趣,老想自杀(抑郁病)。

一天工作忙碌之余,凝神茶道,可以养生。盘腿花黎榻上,红木福星寿盘,用同治壶,光绪盏,玉泉水,行猎桌。选上等龙井一二片,呤林和靖之梅花诗。观夕阳万种风情,不及一闲,人生致此,可谓有福。品的是宁静。捡的是中华民族的心。”

王大伟说,越是留过洋的人,越是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那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恰恰得益于从小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词。他在大学开专业外语课,要求学生用对仗的汉语翻译英文。阅读没有标点的竖排版线装古诗。这不是刁难,而是给学生们一个导向:学什么外语都别忘记咱中国自己的语言最美。每有学生毕业、结婚,王大伟都手书一副对联,裱好送上。“咱的字不好,送的是中国式长者的一份心。”

每周六早晨,王大伟必去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去“捡心” 。拎回大刀一把,没事挥挥耍耍,高兴;淘本家谱,想想中国古人的门风家训,感动;买个清朝铁黎木大案,半夜上厕所,开灯摸摸看看,美的不行;哪怕买个破木头盒子,回家上胶、打磨、清洗、上油,也会沉醉其中。这位用英语讲课的教授家里,客厅用的全是古旧家具,书柜摆的都是线装老书,没什么特别值钱的古董,有的是跟老祖宗的精神血脉相通。

他最钟爱的藏品是一本光绪年间的豆腐账,且看这毛边纸本一页一页都记的是什么:

大清长,

正月初三日,取豆付二乍。

正月初四日,取豆付二乍。

正月初五日,取豆付二乍。

……”

从正月记到腊月,全都是这“豆付二乍”,却让王大伟感动不已。他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山东老家,看到一个农村老者,坐在卖豆腐的小推车旁,吸着汗烟袋微笑着。没有懒惰、没有狂妄、没有动摇、没有迷茫,认认真真地做一件本分的事情……王大伟给自己刻了一方印叫“庄户人家”,觉得就是这“庄户人家、豆腐二乍”的平常心态,平凡心态,才是中国人长寿乃至成事的精神根源。

如今51岁的王大伟稍微一找不着北,就赶紧翻翻豆腐帐。他说:“我心里的北,就是山东老农民。”

 



1.          大漆清代太学生与妻子的供奉牌位。老宋体金字,一派正气。

        恭敬凝视片刻,专治:不思孝道,夫妻不敬。



2.          清代花黎木镶黄杨镶骨头琴状文房用品。只100元。很文人气。

置于文案之前,专治:浮燥上火,坐不下来,思前想后。



3.          清代木盒忠升堂老砚。古色凝重,砚池巳磨去很多,残缺苍桑。

         细研两百次墨锭,专治:急性求快,血压偏高。



4.          清代红木高脚盘,铜边。随身为文具盘,很有古意。

专治:不整不洁,丢三落四





5.          清代早期老纯银头钗:红蝠齐天刘海戏金蟾。背福字款。刻工极细,一丝不苟。

  每日把玩,专治:渴望快速致富,一步登天。


6.         

红木鼓形托紫檀镶贝小盘。玩物贻人,平添宁静。外红木大托盘,水烟袋。

静放案头,专治:一日数事,不知静养。不知志闲,不知少欲。




7.          竹子象牙帖架,夹竹别子。科举试卷。字体饱满,心正则笔正。

  置于卧榻,日静古帖,专治:心跳加快,焦虑恐惧。


8.          山西核桃木神位。小窗刻梅花: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常立其前,专治:忙于浮事,不思人生。痴迷名利,不知止步。

 




9.          黄杨面行猎桌。盘腿床上写小楷,与古人心灵沟通。

  每日盘腿写字,专治:不能心止,不能入静。

 

 




10. 紫檀笔架,紫檀镇尺。盘腿写二王字,和敬请寂。

常置于桌上,专治:生活无趣,长呼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