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裸捐”厅官陈光保的“光”和“保”
见过陈光保老人的记者说,他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这个79岁的正厅级离休官员,坐在轮椅上10多年了,一米八的块头装满整个轮椅。他始终在践行着一个念想,当官要当清官,做人要做好人。今年8月底,他拿出105.2万元,奖励家乡广东省海康县(今雷州市)409位优秀学子。此前的两年,他都拿出100万元左右的农场收益用于助学、送温暖,甚至因此卖掉了他在市区的唯一一套房子。他说,明年、后年,他都要再捐100万元。他不准备给5个子女留一分钱。有媒体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裸捐”。(2010年9月2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都市快报》)
一个年近八旬的退休高官,非但没有犯下“时髦”的“晚节不保”的错误,反而决定捐“光”自己“保”卫党性,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公而忘私、忘我无私、无利忌贪、和谐无隙、劳而无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了陈光保的“光”和“保”上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和发扬。
陈光保的“光”和“保”是坚定党性的象征。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党培养多年的高级干部,陈光保有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有着坚定的党性。他在任时,就赢得众多赞誉。陈光保离休前官至广东省湛江市政协主席,在湛江当地有很高声望。雷州人民尊称他为“保伯”。他一直以“敢为天下先”著称。他一生清廉律己,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退休后,他仍不忘为民请命,更不忘叮嘱来看望他的官员,“做官,要做好官,不要做坏官”。正因为他有着坚定的党性,始终保卫着党性,他才义无反顾地做着别人看起来可能不理解的“裸捐”:近年来将收益用做助学、做好事,表示不留一分钱给儿女。陈光保尽管捐“光”了自己,但是他擦亮了党徽,为党旗增了辉,同时也使党性更加发光。
陈光保的“光”和“保”是崇高人格的彰显。人到无求品自高。陈光保以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成就了自己的“裸捐”义举,同时也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次再教育、再感化。他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奉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做到了“光”,但他从来不奢求回报。“我不要他们回报,我跟他们说,当官要当好官清官,要全心全意为国家做贡献,不要当坏官、贪官,坏官万年臭。不当官的,要做好人,为老百姓做好事。”在陈光保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是一世为人民,还是一生为自己。为己为私的人,注定不会真的能保住自己的名声、品节,相反,为民为公的人,也许自己可能没有多少积蓄,但是因为他的品质高尚、精神伟大,他保住的是党性的光辉,更有群众的口碑。
陈光保的“光”和“保”是清正廉洁的写照。为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想给子孙多留下一些财产、遗产。但是,陈光保没有这样做,这一方面是他的孩子可能真的不需要什么资助,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始终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为什么要留钱?”。是啊,作为共产党员,需要留下的不是钱,而是精神和力量。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党员的党性所要求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个别党员干部,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心存杂念,不是按照宣誓时所说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而是一有权就变质,一有势就变坏,不但考虑自己享受,还要考虑给家人及子女留下点财产,甚至是赃款。而陈光保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以前我打游击的战友,好多被抓了杀死了。我两次逃过,活到现在快80岁,我再捞财产,怎么对得起战友啊!”正是这样的“对不起”,让陈光保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及家人。
作为一位老党员、老干部,陈光保永葆晚节,做到不不贪不沾,而且捐光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但是他光荣、伟大、高尚,成为了一道最美夕阳红,成为了道德先锋。而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官员不是“裸捐”,捐“光”自己“保”卫党性;而是“裸官”,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将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安排在国(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并且将所有的财产甚至赃款转移到国(境)外。同样是“裸”,前者令人敬仰,后者让人唾弃。
(倪洋军)
相关新闻:
“裸捐”厅官陈光保:我是共产党员,为什么要留钱?
品味“裸捐”厅官陈光保的“光”和“保”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