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若死执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同样的,车企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把眼光瞄准特定的领域,同样会错失更大的市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发展之道。
向下!向下!向下!已经成为合资车企的共识,纷纷计划推出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抢占中低端市场。
目前,广汽本田发布"理念"品牌、东风日产启辰、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等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也相继发布了市场规划,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本田等合资企业也在酝酿各自的自主品牌。
现在,对于合资自主的纷争不断,不过笔者认为,无论业界如何对他们进行定义都阻止不了他们蓬勃的发展,合资自主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车市的主角之一。
目前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类是以吉利、奇瑞、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一类是以上汽荣威、一汽奔腾、广汽传祺为代表的"集团自主品牌";第三类则是以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日产启辰为代表的"合资自主品牌"。其中,第一个上市销售的第三类品牌将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它于2010年7月发布,将成为全新市场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我们不必执着于合资自主是不是属于自主品牌,其实无论是哪种自主品牌,其背后都是商业利益的诉求。在企业实现其利益的基础上,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汽车产品,这就够了。
其实,上汽通用五菱等推出宝骏品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商用车的份额从全国平均20%、30%到40%上升到现在平均单月的份额超过54%,这个市场不可能占到100%的份额了,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天花板,所以一方面会追求在现有市场里面能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要追求一些新的发展机会。而推出自主品牌不但可以弥补合资品牌产品线的不足,同时能够利用合资股东方的现有资源和经验进入到新的市场。
专家认为,上述自主研发模式首先是建立在中国汽车市场空前发展的基础上的,现在研发速度、本土化程度都是汽车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因素,市场决定了合资企业也必将静下心来认真搞自主研发。
首先,在研发成本和资源利用上,这些"新兴自主品牌"也具有传统自主品牌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品牌推广方面,"新兴自主品牌"尽管是"新"的,但也具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势,因为它们的母公司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知名度。宝骏作为首发中级车,吸纳融合了股东方先进技术和全球配套资源,产品性能、质量十分出众,销售渠道一旦打通,宝骏必将成为中级车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势必重树"合资企业价值新标杆"。
其次,在品牌定位上,合资企业在推出自主品牌车型之后,将和其合资品牌车型一起互相配合,形成错位竞争。而根据大部分合资企业的自主规划,如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广本的理念、东风日产的启辰等都将其自主品牌瞄准小型车,主要针对中低端用户和二三线市场。
第三,在市场层面,尤其是在二三线市场,宝骏具有其他车企和品牌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支撑上汽通用五菱的百万产销量的供应链体系,以及独特的"低成本、高价值"的运营模式已经遍布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宝骏汽车的品牌定位为"可靠的伙伴",被描述为一个平易近人,并具有国际化标准所保障的品牌,更有利于经销商的推广和消费者的接受。
第四,在产品上,上汽通用五菱计划每年将推出一款新产品,五年内覆盖从A级、A0级到A00级市场,未来会继续开发SUV、MPV等其他乘用车型。
当然,宝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自主品牌,它具有"质量与价格"的双重竞争力。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表示,欲借助在规模、成本和营销网络方面的优势,迅速跻身"中级车市场第一梯队"。
因此,笔者认为,宝骏的成功将首先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上演。对于其他合资自主来说,懂得了向下探低产品和价格还不够,必须还要把市场放低,到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去,推出质量和价格优势明显的产品,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拿得起,先要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