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而骄傲的学霸比失德更可恶
央视播放了滕汉昱被兰州大学拒录事件,兰大政治学院院长和招办,拿着道德杀伐的看似有力的杠子,替自己挡箭牌。最嚣张的是,上海大学教授顾俊,认为这位学生不诚信,应当惩戒,还直接说这位学生处事不当。
所谓处事不当,就是这位学生将学校告上了法庭,不通人情世故。一名出身西部农村、家境贫寒、靠打零工读大学的考生,在今年考研中笔试和综合成绩均列第一,因2008年曾替考,被兰州大学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信访和跪求未果后,考生以兰大侵犯其受教育权为由诉诸法庭。
央视主持人认为,这对于学生太苛刻,其实根据教育部的规制,该学生作弊已经受到了惩罚,而兰大和那两位点评的教授,抓住一个污点不放,这种刻薄不仅仅引起观众的激愤,还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两位教授与学校是不是在“官官相卫”。教授们之间,互相吹捧,见到弱势群体,就扬起那张道貌盎然的脸,似乎说明他们很有高见,而滕汉昱就是活该,这下子可找到了一个显示自己的机会了。我们的教授多有学问啊,扯谈学生造假,摸一下自己的屁股干净不干净吧?就算是大人物,也有犯错的时候,难道犯一次错就该被惩罚一辈子吗。
难道一个贫寒的学生,犯了一次错误,就该被惩罚一辈子,如果是这样,中国所谓道貌盎然的教授,有多少造假的事情没曝光,你这两位教授,一生都是清白的吗?为何这么刻薄地对待一个已经受到惩戒的学生,你们自己有多清白,你们这样的言论,是不是有为学校掩护的目的。中国的学霸有多少?就有多少货色在互相吹捧,互相掩饰。人家告学校恰恰反映了人家的法治意识,在接受不公正待遇被穿上小鞋之后,最起码有这种法治意识,不像某些人,说人家不懂人情世故,看来,我们的教授们很懂人情世故,才获得很多好处,不通人情世故的,不仅仅要被算计,还要继续受到谴责。
规则是什么,道德是什么,在他们看来,用到的时候就是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出事的时候就是挡箭牌。这和泥菩萨一样,用的时候是菩萨,顶礼膜拜,用不到的时候是就是泥菩萨,随意捏来捏去。规则是用来给别人穿小鞋的,为自己谋福利的。像这样的行为,还扯谈什么仁义道德,还谈什么诚信。这个社会之所以有那多学生不诚信,多少道貌盎然的教授教育出来的。
嘴上仁义道德,暗地男盗女娼。这几年来,查出来的造假大教授、嫖娼大院长、逼女学生上床的教授,不知道有多少?还好意思在哪里刻薄的大谈仁义道德。没理了害怕了就大谈道德,人家上告法庭本来是法治意识的体现,说人家不解人情,处理方式不当。自己奴才意识很明显,还说人家法治意识很蠢。对待弱势群体,用道德绳子勒死人家,瓦解人家的意志,然后再以各种好处,不要将事情搞大,害怕暴露自己虚伪的面貌。
中国每年拨出那么多的资金,养着这些学霸,这些通人情世故的人,真正有学识的人很难申请到资金,祸害的是国家教育资源。弱势群体获得了不了好处,还得被这些教授奚落,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滕案,折射出底层民众成长和发展的焦虑。
底层阶层之所以难上一个台阶,一方面是受到了自身资源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到了一张看不见却时刻网在身上的网罩住了,这里面,有很多的明规则,明规则是专门对付底层学生的,用到的时候,就是工具,进退有余,所以,滕汉昱输定了,不是输在道德上,而是输在那些以道德杀伐为名义、以规则为挡箭牌的一群学霸身上,当然,他们可以造假,可以犯错,这张网之外的人就不行,不行的原因不在于你怎么样,而是在于你被潜规则了,还没有话说。更为倒霉的是,还要被这些互相掩护的道貌盎然的教授奚落。
滕汉昱输定了,但如果这种境况不改变,输得更惨的是,整个教育,和民族的未来。教授也没有道德审判的权力,受过惩罚的学生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规则不能成为橡皮泥,你说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象。从历史上治乱经验教训来看,失德或许只能伤及个人,但是,任由这些虚伪而骄傲的学霸们展示自己大伪的一面,才是最可怕的。
本人的新书《现在,你该买房吗》隆重上线,本书揭示了房地产的价格趋势,以专业的视角为您揭示行业内幕,为您选择购房时机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以下是新书推广网址,欢迎光顾:
http://productb.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