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局长给相面反腐者上了生动一课


韩局长给相面反腐者上了生动一课

杨于泽

 

    广西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原销售处处长韩峰,今年2月因“香艳日记”而出名,当初很多人为他辩诬,说他一定是被诬陷。但《南国早报》昨日报道,检察机关已指控韩峰索贿100多万元,而且他本人坦承,“香艳日记”是他所写,被人篡改,但大部分真实。

    这样的结果,让当初那些替他辩护的人不知如何自处。“香艳日记”网上窜红时,广西来宾市一位领导说,韩峰“长得斯文,做事比较稳”, 是“千里挑一出来的”,又云“他有能力,到哪个市都能创造很好的局面”,“(烟草)总局很看好,认可这个人”。对于韩峰的能力,领导打了包票,也代总局打了包票。

    对于“香艳日记”中韩峰对受贿、玩女人的自我指控,领导也认为“不合情理”。让我们看看3月10日媒体的报道:领导称,“他家庭管的严,平时常陪老婆和家人”; 烟草局的人很活跃,大家一起喝酒开玩笑,但韩峰一般不唱歌也不跳舞,就坐着看,或跟着起哄,吹口哨,“他算性情中人”。

    网上也有人替韩局长打抱不平:“韩峰在担任来宾市烟草局局长时,清廉和公正,我们每位员工很佩服。”

    这类辩解,有的是出于多年的交情,帮老部下、老朋友、前程远大的人说些好话,使他们有机会渡过难关,接续以前的辉煌。有的却是缺乏识人之明,看走了眼,错把贪钱好色之徒当成大好人。现在真相大白,缺乏识人之明反叫人一览无余,好不尴尬。

    没有识人之明,乃因没有识人之智。一个人长得斯文,不代表他冰清玉洁;一个人行事稳健,也不意味着他永远不搞权钱交易。有一阵子,很多贪污腐败分子明目张胆、明火执杖,弄得他们贪财好色成了“公开的秘密”。但一个行事稳健的人一旦腐败起来,他就会千方百计伪装自己,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在国外,早就有不少研究人的社会伪装特性的专著。光凭“亲眼所见”,未必就是本质真实,相反很有可能被假像蒙蔽。

    韩局长现在“洗尽铅华”,现出本相本色,正好给我们上了一堂腐败官员鉴别课:做官要讲口碑,口碑不好的官肯定不是好官;但口碑好的官未必就是好官,关键是口碑是多大范围的口碑。在广西,颇有人对韩峰印象好、评价高,但如果把他的情妇以及情妇的丈夫加进来,韩局长恐怕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性情中人”了。

    “香艳日记”提醒我们,经验判断对于反腐没有用,我们必须把反腐败设想得更为复杂一些,措施安排得更周到一些。监督一直是反腐热词,现在尤其强调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首先,这些监督是否真的到了位?其次,虽然“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每一个人的眼睛都可能观察失真,这就使得监督具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在监督的同时,必须分散权力、限制权力,不让权力能够为所欲为。先限制权力,再来监督权力,我们才有了对权力的双保险,权力腐败的机会才会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