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的确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个问题,然而,今天的全世界,都关注这个问题。
中国究竟是谁?它来自何处?它将去哪里?它是否确定它需要什么?抑或,还是什么都要?除此而外,它是怎样的秉赋?它有信仰吗?它的价值观是什么?它的世界观又是什么?
一些外藉的朋友,他们跟我谈起与中国人的交道时,告诉我,他们一直都没弄明白中国人到底是想要一些什么东西?因为他们总是改来换去,毫无原则,更没有规矩。也有一些企业主和老板,同样向我抱怨,因为他们觉得很难和自己的员工达成沟通,他们也不知道,那些员工们,他们究竟是在想什么,他们就是要钱。这是老板们所能一致肯定的。在大学中的教授,听到我谈论起理想的教育时笑起来,说,你太不了解这些8090后了,他们根本不会理睬你。那么他们理睬谁呢?结果,教授自己也不知道。
中国是谁,而我们究竟又是谁?这是一个令人十足迷惘同时又颇费标题的话题。在中国性中,现实性并非状态,而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中国也非一个单纯的人文地理或主权国家定义,而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有着与这个客观世界悬殊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但老外们能够鲜明感受得出来,就连我们自己,也经常会明明白白地身陷其中。比如中国式人情,比如中国的潜规则,比如中国的官场与百姓,比如中国各式各样的复杂人事关系,比如送礼,比如讨好,比如经常使用的潜台词和话中有话,还有各种机智乖巧和随机应变,等等这一些,贯穿着中国社会的全部,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内容。说到中国性并非状态而实为历史,便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已长远久久,从来没有改变过。
若说中国性的诸多特征,其实并不神秘,大多都是行于世俗的生活,留心观察,可以发现中国性许多细要。再回到中国究竟是谁的问题,也就经常会听到人们在纠结争论中提到,常见的是这么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呀?或者反过来,你知不知道老子是谁?这种一正一反的诘问,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也为中国究竟是谁找到答案。这种语汇,在中国十分普及,上至官场,下到百姓,朋友故旧,冲突双方,利益攸关彼此,都涉及到。而这一中国式口头禅的背后,则透露出:其实谁也不知道谁是谁。所以,中国性中的无知,乃是十二分的普遍。既然谁也不知道谁,那么自己也就往往失去了比照的标准,于是,大家只不过都是一群行尸走肉之徒。而这样的徒,在中国也是遍地有师的。
中国是谁这个问题,若是用中国式历学的眼光来论,则免不了产生一部学究的著作,讲东讲西,就是不得要领。倒是这些年的中国电视剧的导演们,深知中国人的口味喜好,把中国是谁以及中国人要什么拿捏得颇准,一系列的中国宫廷大戏,从乾隆到汉武,从红楼到武则天,甚至再到百家讲堂的各家评说,齐齐上演于这个世纪的中国,让中国人小小年纪都习惯了皇家气派和小民微臣的格局,这样的世俗文化,可谓是中国性的一大特征,也直接说明了中国性与中国人之间的关联。在这样的世俗大回归里,所谓民主与科学的踪影被统统抹去无痕,而权谋和心术更通过这些演绎而得以传承。因此,中国是谁,在此也就可以基本得出些结论了:中国就是一个现世的名利追求者,不过,这个现世并不在现在,而在传统遗梦之中,所以中国是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也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这恰恰是世界不能认识中国的奥秘所在。
一群思维意识尚活动在过去岁月里的中国,在今天的现实中是何等的怪异?这种几乎不可能的命题,却恰恰是中国性最真实的存在意义。在时间的梯度中,我们还处在一个百年前的蒙昧期中,没有的启蒙,也没有科学的普及运动,所以,我们对一切知识皆可以拿来也皆可以丢弃。在文明的层次上,我们更身陷于小农经济的情愫中,所以,一切的活动,皆为自利,一切的权衡,皆为自保,一切的财富,自然都皆为自炫。这样的孤傲和独行,也难免让全球化的世界侧目。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故我,究其根本,乃是因为在世界的今天,以及在今天的世界,我们仍然处在我们尚不知道谁是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