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的影响和货币走向


李骁: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的影响和货币走向

 

央行宣布自20111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开年货币政策新举措。上调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创出19%的历史新高,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5.5%。

 

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一是,新兴经济体掀加息潮,继秘鲁、泰国之后,韩国央行13日也宣布加息,将七天期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75%,并暗示3月或4月将再度加息。经济的增长态势和热钱流入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物价压力,是加息的主要原因,但这使得新兴市场存在资金逆流风险。中国也不例外,在过去短时间内已经加息两次。

 

二是,新年首周新增信贷即已达到6000亿元,照此进度首月破万亿无悬念。

 

三是,CPIGDP等重要经济数据由201012月经济数据和经济数据公布时间推迟到 120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到中国通胀压力仍在上升,在GDP方面,通胀引发的经济增速矛盾依然较明显。未来宏观政策如何平衡抑制通胀与保障增长之间的矛盾仍是难题。

 

央行此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显示了货币政策由宽松到稳健的决心和力度,但另一方面也预示,通胀问题仍然压力重重未显缓和迹象,选择在经济数据公布当日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即已表明。

 

央行选择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新高,印证了笔者此前的猜测,存款准备金较之加息将被更多采用,但照此频率和比例,本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相比于加息,存款准备金更多是收缩流动性的工具,特别是新年首月信贷规模可能再次井喷的情况下,虽然它对通胀也将起到抑制作用,但比起加息来,后期的货币政策选择将必然面临由双率联合使用过渡到以加息为侧重的货币政策选择,前提是如果通胀依然无法缓解的话。

 

根据央行数据,2010年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71.82万亿,按此计算,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锁定资金过3500亿元。对商业银行来说影响会较大,这意味着100元的存款要被锁定19元,对楼市和股市虽也是利空,但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受宏观调控影响,楼市资金本已不够宽裕,加上此前多重的政策累加影响,将引发更多人的观望。

 

但最终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是否真的会紧缩则需要进一步观察,就在昨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表示,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控制货币总量,又要保增长。这意味着,也许在保增长和紧货币的选择中,保增长也许会再次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