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不能缺位
————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李小彤 日期:2010-12-17
[导读]如何让履行社会责任既成为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自觉行为,又成为企业获得声誉、赢得竞争优势的经营需要?这正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建设所要回答的问题。在这个大课题下,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融入日常管理体系,企业如何在经营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达到平衡,都是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话题。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在促进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和整体的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企业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的企业数量还不多,也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的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
记者: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请问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钟宏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保持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向。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要求,制定全面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并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使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二,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专业人才队伍。由于这项工作在国内刚刚开始,社会责任相关的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因此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企业中培养和保持一支相当数量的社会责任专业人才队伍,以使社会责任工作能够长期持续推进。
第三,促进社会责任工作的协调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涉及企业的几乎所有部门和单位,如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建立指标体系等都要各部门密切配合,需要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是任何一个单独的部门都难以胜任的。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后,可以形成部门协调机制,从而保证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成效。
记者: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在我国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钟宏武: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的建立和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主要是在大量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中应用,如SA8000标准、德国玩具商生产守则等,以满足其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查的要求。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推进体系,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在我国逐步开展。在企业内部负责认证的通常是质量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协调组织企业各部门开展认证。在获得认证后,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体系管理和体系的年度审核工作。这就基本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基础。
自2005年开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制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成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内容。2008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 《关于推进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对中央企业明确提出了 “建立健全社会责任工作体系”的要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5年制定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CSC9000T),这是中国第一个行业性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2007年11月,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制定和发布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实施范例》。
2007年之后,以国家电网公司、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将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的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内容。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刘振亚担任主任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并在各省网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办公室。中远集团建立了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其他中央企业也纷纷设立社会责任部门,逐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建设。至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记者: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如何?
钟宏武:虽然近年来,我国一部分先进企业逐步建立了社会责任内部推进机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来看,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仍较为少见。少数先进企业建立了社会责任领导机构;多数先进企业明确了社会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少数企业还新设了社会责任专职部门;少数企业建立了全面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社会责任制度保障体系;部分先进企业开展了社会责任专项培训;多数企业积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做好责任沟通工作。
记者: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建立起管理体系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还难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强烈期望和要求。从企业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
钟宏武: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责任专职人员不足。目前,企业总部社会责任部门的专职人员数量普遍较少,一般不超过4人,而他们同时往往还兼有其他方面的工作,导致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第二,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工作推进存在较大困难。企业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社会责任工作人员通常也为兼职,掌握的社会责任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有限,难以开展实质性的社会责任工作。第三,在不少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还没有真正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普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我国不同企业间的管理水平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国有、民营、外资等不同企业的性质对企业经营管理有明显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可能有少数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即可,而有的企业则应当建立更加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因此,有必要探索总结出更多的、适应不同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模式,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支持和帮助。
记者: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未来的发展建设,您有何建议?
钟宏武:第一,要广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社会责任工作在企业内部推进之所以面临种种困难和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社会责任内涵及其意义的认识严重不足,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形象宣传或单纯公益行为。
第二,要推进各类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开展的时间只有几年甚至一两年,社会责任工作人员的经验、技能非常有限。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先进企业的社会责任试点工作,试点企业的数量应当足够多,并且在多个地区推进,才能保证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料和数据用来分析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
第三,要积极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具。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非常丰富,对推进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目前,针对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开发的管理工具还非常少,现有的企业管理工具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才能够用于社会责任的管理工作。因此,有关企业和研究人员应当积极致力于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具,简单实用的管理工具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绩效的重要武器。
[责任编辑:王心力]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体系不能缺位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