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不应给城市“添堵”
盛大林
15日,网友在微博爆料:两会期间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英国道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许为平在座谈时表示,对享受警车开道深表不安。很快,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引起讨论,不少网友赞其有“平民意识”。据了解,许为平在发言时说:“我们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的便利,特别是交通便利,昨天一路警车开道,但是北京的交通已经很拥堵了,我们作为委员是来给政府出主意的,怎么能享受这种特权呢?”发帖人赞其让人刮目相看。(据1月16日《京华时报》)
也就在一两天前,我看到一位北京朋友发的微博,她说:“今天上班路上被堵了很长时间。一打听,原来北京在开‘二会’!”这条微博引得了很多博友的共鸣。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北京的两会及其警车开道确实为北京的交通添了堵,正如许为平担心的那样;二,市民对此是不满的——不说“两会”称“二会”,就是不满的一种表达,因为那个“二”含有“二杆子”的意思。
其实,为两会的代表委员警车开道,是各地的普遍做法,也已沿袭了多年。对此,市民早已是怨声载道,也早有代表委员批评过这种做法。比如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江蓝生就曾炮轰“开道车滥用扰民”。他表示,“前呼后拥的陪同官员,到哪去都是开道车,穿过大街小巷、高速公路,很气派,但我很不舒服。”江蓝生为什么感觉“很不舒服”?许为平又为什么“深感不安”?我想,这一定就是那样“二”的感觉。
为代表委员们警车开道是因为交通拥堵吗?不是的。多年以前,堵车并不严重,但两会中的警车开道就已普遍;即使是现在,有些中小城市的交通也不拥堵,但警车开道照样非常常见。即使堵车严重了,代表委员们也应该与群众同甘共苦,而不能为了自己之便而让市民不便。那为什么非要为代表委员们警车开道呢?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组织者认为这样可以体现两会的重要性,二是为了耀武扬威——很显然,前者是源于认识上的误区,后者则是源于思想上的错位。
作为一种特权,警车开道及其他交通管制措施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它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因为特权的行使,就意味着牺牲公众的一些权利——具体到警车开道上,就是“顺了你一个,堵了其他人。”因此,只有在特别特大的活动或者紧急公务需要时,才应该使用这些特权。两会虽然很重要,但作为每年一次的例会,它不应该轻易地动用交通特权,尤其是代表人民去参政议政的代表和委员,更应该具有“平民意识”——如果组织方及代表委员们担心堵车可能耽误开会,完全可以像其他市民一样提前动身,这样还更能体会市民的感受。
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都越来越严重。在近年各地的两会上,如何解决交通拥堵也都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而警车开道等交通管制措施的滥用,也是交通拥堵加重的一个因素。如果代表委员们在会上大谈解决交通拥堵的办法,却在开会期间享受着警车开道等为城市“添堵”的特权,这不是很可笑吗?
新年伊始,各地都正在或即将召开两会。警车开道能不能取消?如果代表委员们都能像许为平委员那样对享受警车开道“深表不安”,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