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酬定律是物欲时代的一朵奇葩


韩浩月

 

丹丹体

 

【热词渊源】

 

1月17日,宋丹丹发表微博,向潘石屹发问:“长安街南边那么好的位置,你盖了那么一大片难看极了的廉价楼(建外SOHO),把北京的景色毁得够呛,你后悔吗今天?”“XX,我就是个XX,没多少钱,我请你XX,别再XX了,真的,求你了!”看似有些无厘头的造句,却已经在微博上“红”透了半边天,而这一切还起源于宋丹丹的微博。(据互动百科)

 

【特别阐释】

 

丹丹体的流行,和之前流行的多种“XX体”一样,具有易改编的句式,把其中的关键词代替掉之后,马上会转移话题,形成对别的热点事件的发言,博友通过创作“丹丹体”,满足了和名人一起发言的欲望,顺势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间接地针砭了时弊。

 

丹丹体的流行,还传达出了人们鼓励名人、明星对公共事务发言的群体情绪。在微博上,每当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大家更愿意看到公众人物的观点,但受诸多原因影响,绝大多数名人、明星都会呈失语状态,少数如姚晨之类的明星,只要对公共事务发言,都会得到博友的追捧,初入微博阵地的宋丹丹,迎合了这股潮流,走红理所当然。

 

色酬定律

 

【热词渊源】

 

如今出众的姿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轻易地换取许多其他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工作职位、社会地位等,而不同姿色级别的人所产生的劳资差异也可称作“色差”。“色差”现象产生的结果就是相貌出众者比相貌普通者在各方面竞争时都占尽了优势。这种定律,就被称为“色酬定律”。(据《南都周刊》)

 

【特别阐释】

 

色酬定律是血酬定律的一个分体。这么定义是因为,色酬定律改变了各种资源的公平交换和合理的流动,它包含有攫取、掠夺、贪污、侵害等众多的潜规则成分。色酬定律是物欲时代的一朵奇葩,它开得越艳丽,就越会让那些对平等享用资源有所期待的人们心生绝望。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姿色出众者在一些方面享有优先权,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这种优先权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符合人类爱美的天性。但如果姿色的交易特征太过明显,成为一种买卖,那么活在色酬定律中的小群体,就会伤及活在定律之外的大群体的利益。眼下,色酬定律已经四处渗透,对它的见怪不怪,也显示出大众对它超乎寻常的忍耐力。

 

色酬定律涉及人性层面,针对单一个例,不好定论,不易评判,因此它将长期存在。对抗色酬定律没有别的办法可用,唯一可行的是,用智慧的魅力去征服外表的华丽。

 

群体依赖症

 

【热词渊源】

 

群体依赖症指的是“一种集体组团做事的现象,组团购物、组团考研,甚至组团找工作,很多人甚至出现了不组团就不成事的习惯。”尤其在年轻人那里,这些现象尤甚。组团购物、组团考研在高校中已算不得时尚。高校又流行起组团跑步、组团早读、甚至组团找工作……学生们抱怨说:“不组团就没劲去做事。”(综合)

 

【特别阐释】

 

群体依赖症不是一种病症,而是公民利益得不到公平保障、权威部门丧失公信力之后的一个无奈选择。群体依赖症是一种情绪化的情感体现,这种情绪化可以等同视为离散失群的候鸟聚集在一起相拥取暖时产生的感觉,坠入群体性依赖中的人,无力和孤独感会有所消减,但担心离群后的恐惧感也会随之而来。

 

群体依赖症有不少负面的影响,比如容易淹没独立思考的声音,比如容易让谣言流行导致风声鹤唳。消弭群体依赖症的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重新树立安全、司法、行政等体系的公信力,让每个个体都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保护,当社会可以为个体提供足够的安全感,群体依赖症即会消失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