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与尊少 养老与养少


现在的社会,好像什么都被颠倒过来了。特别是当下的“独子”时代,彻底改变了自古以来子女理应要有: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可是中华民族之美德。可是,从当下的大多数家庭来看,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不但不是“儿孝老” 却反过来却变成了“老孝儿”。

特别是拜读了张鸣写的“当代啃老和被啃的奇特景观”一文后,深有感触。“啃老”现象,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就身边的人来说无不都是这样,比如菜市场的老刘夫妇,现年都50多岁了,由于原来所在的单位先后解体了,对于没技术的人来说,只好在市场里找点生意做。那些微薄的收入只是为了供养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有时我们谈话说起这事,还羡慕他们来。“虽然多年的辛苦也快熬到头了,等儿子毕了业,你俩也该享清福了。”“咳,别提了,后面的担子不但没轻,而且越来越重了,等儿子有了工作后,还要找对象成家,房子问题就够我们愁的了”。

是啊,现在和过去完全不同了,女方找对象的首要条件是房子,没房子就别谈了。由此,很多人都在后悔当初,养个女日岂不是更好。

据说:深圳的一家电视台作了一个关于啃老的节目,现场上,一边的观众是老人,一边是年轻的学生。近似于一边是被啃族,一边是啃人族。但奇怪的是,当主持人问起啃老这个问题时,两边出奇的一致,被啃的觉得该被啃,而啃人的觉得理所当然,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多么可悲的真实现象。

说到当今的“啃老”,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原因,比如房价太高,物价上涨太快,年轻人要求的生活质量太高,而工资又太低,当老的也不能眼看着孩子遭罪等。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这个曾经过度尊老的社会,已经在悄然之间,变成了过度尊少了。绝大多数家庭,都十分看重子女,反过来,却较少有子女看重老人的。

多数的老人,都是在被儿女啃得太久而难以自立之时才会感到焦虑,他们焦虑的是,毕竟他们会走在前面,走了之后,没有人可啃的儿女可怎么办?再说,他们也会老的,到时候下一代啃他们时才会领略到,这样岂不是可以一直传下去?其实,这个问题,从养儿育女一开始就该有,不是有首歌吗“都说养儿能防老。。。。。。” 生儿育女,原本就是让他们自立的。放手让他们啃,无非是在摧毁孩子的自立能力和信心。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连动物都懂,但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的父母们,偏偏就是不明白。极端的,甚至打心眼里就不希望孩子自立,恨不得一辈子做老母鸡,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过一辈子。

我想,如果非要找客观原因的话,可能跟他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关,如果也像过去那样孩子多了,即使想照顾,可照顾过来吗?一根独苗,造成了这一代父母整体的心态失衡,无论如何不敢有闪失,折了就终身抱憾。一面望子成龙,一面担惊受怕,结果,就造就了当代啃和被啃的奇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