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按语:
这位马门列夫同志评论司马南新书的文章来得很快,其最大的特点是认真。他能从从56万字里边抽出三五百字,分列12条,逐一加以批驳,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马门列夫批得我满头大汗找不着北。要知道有这么认真的读者,我会磨20年再出书。
不怕天下大乱,甚至在今天仍然主张天下大乱,是很有胆量的想法;不忘阶级论,处处运用阶级论观点,也是记忆力尚好的标志;能把厚厚一本书看完,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更属难得。
谢谢马门列夫同志的指教。
我会认真努力理解您的意见。口
马门列夫:评司马南新书《民主胡同40条》
“天下大乱将使社会彻底丧失公正”吗?
历史是治乱的更替,也是在治乱的更替中前进的,大的历史更替,总是反动腐朽阶级的统治导致社会动乱,然后新兴阶级的革命或者人民起义结束动乱,推动社会前进。奴隶主的动乱是新兴地主阶级革命胜利结束的,在中国,封建腐朽王朝的动乱是由农民起义和统一战争结束的,在欧洲,封建主的末代动乱是由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动乱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结束的。天下大乱往往引发革命,人民虽然经受灾难,但从来没有“使社会彻底丧失公正”,而是用新兴阶级的民主或者相对比较开明的君王取代了腐朽阶级的统治或取代了腐朽王朝的统治。
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公正”,革命以后则相对“公正”一些,而只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后实现了共产主义,真正的不分阶级的社会公正才会最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只有无产阶级的公平和正义,没有超阶级的公平和正义,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就是社会最大的公正,非如此不能走到消灭阶级走向不分阶级的公正的社会。
1,说是“四个坚持”,其实是全不坚持!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小平同志再三强调,没有党的领导,势必天下大乱,势必四分五裂,中华民族将彻底丧失掉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党的领导也就没有了社会主义。”
说是“四个坚持”,其实是全不坚持!资本家可以入党,革命的党的领导告别革命了,社会主义变成指鹿为马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了,无产阶级专政不提了……修正主义必然是动乱的根源!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变成指鹿为马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2,两种阶级性民主岂能混为一谈?
“回顾中国的民主政治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而非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讲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所讲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是对资产阶级的专政,两种阶级性民主岂能混为一谈?
3,新中国的国家选举从来没有选举过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民主协商与票决式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
毛主席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也就是在领导人民的斗争中由人民的支持和参与给的。怎么能说是“民主协商与票决式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呢?没有领导人民战争的长期的武装斗争,凭“票决式民主”能建立新中国?能选举共产党执政吗?何况新中国的国家选举从来没有选举过执政党。
4,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创造性的产物
“是历史事实与中国的文化双重结果,造就了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具体的民主形式。”
民主就是国家,就是阶级的专政。民主的形式可以各国不同,但当今世界民主的本质主要是两种:或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者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民主是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产物,而不是什么“历史事实与中国的文化双重结果”。说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是“历史事实”等于什么也没说,而所谓“中国文化”也产生不出无产阶级专政来,反而是武装斗争“武化”出来的。如果说到文化,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创造性的产物,而不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产物。
不提毛泽东思想,一是抽掉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的灵魂,二是把修正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无产阶级专政混为一谈。
4,民主的目的和天下大乱的结果
“民主是为了公正。可天下大乱将使社会彻底丧失掉公正。”
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对立统一体,民主是手段,专政是目的,无产阶级专政民主的目的是实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而不是什么“为了公正”。
毛泽东时代对人民是最公正的,尚且为了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不怕“天下大乱”,文革的“天下大乱”丢掉了人民的公正吗?反而是修正主义的“稳定”把人民的公正丢的一干二净!修正主义必将引发动乱,已经不是“丢掉公正”的问题,二是脱衣摘帽的问题!动乱必将引发革命,革命将把丢掉的公正重新找回来!
5,“政体改革”的欺骗
“小平同志是这样表述的:“评价政治体制好不好,评价政府结构正确不正确,就看三条。政局稳不稳,是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治体制(简称政体)”就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下还有可供选择的别的“政体”吗?叫喊30年的“政体改革”,至今不敢亮出“政体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正如网友所说,共产党彻底倒台了,“政体改革”也就结束了。这个目标修正主义能说吗?
“评价政治体制”,其醉翁之意不在提出什么“评价标准”,而在于动摇和否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蜕变人民代表大会政体!
美国建国200年,就算“稳定”吗?我国封建社会还几千年呢!就能说明政治体制好?资本主义早期曾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现在还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吗?那么,资本主义体制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是体制问题吗?30年改革把人民搞成一盘散沙,严重贫富两极分化,民族问题又尖锐起来,这是“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吗?
6,煞有介事的“大治”与“民主”的区别
“有序、和谐、发展,简而言之“大治”。“大治”,是谙熟中国历史的中国政治家独特的政治伦理概念。民主则是一个舶来的大概念。民主概念排序应该在“大治”概念之下。”
历史上只有阶级的“大治”,从来没有什么超阶级的“有序、和谐、发展”的“大治”,大乱之后的大治,本质上是革命之后的阶级的民主,“大治”的概念其实是一个阶级的民主的概念。“大治”与“民主”不是什么“中国特色”和“舶来的大概念”的区别,并不是什么“中国政治家独特的政治伦理概念”。
7,民主是阶级的专政,不是什么“善治者的政治智慧”
“它体现了民主的工具性价值与善治者的政治智慧。”
如果说“政治智慧”,也是新兴阶级的智慧,其典型代表有历史上有秦始皇的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封建民主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家的“宪政民主”,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到处推行美国民主,那不是什么“政治智慧”,而是霸权主义的狡诈和无耻!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打着“民主”的幌子搞和平演变也不是什么“政治智慧”,而是修正主义的背叛和欺骗,狡诈和无耻!
8,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领先世界,而不是“长期处于落后”
“中国历史长期处于落后的分散的农业社会农民社会,政治上“暴政”与“暴民”交替的循环不已。”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领先世界,而不是“长期处于落后”!秦始皇的“暴政”是地主阶级的专政,有进步的一面,也有镇压人民的一面;后期封建王朝地主阶级专政就只剩下对人民的专政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和历代的农民起义,所谓“暴民”则是对革命农民的污蔑!
9,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民主。”
民主革命成功的秘诀,毛主席说是三大法宝:党的领导,人民战争,统一战线。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性,而不是什么“成功秘诀”。社会主义革命的秘诀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特别是反修防修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已经为世界所认可,是毛主义成为马列主义发展第三块里程碑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公开的秘诀,但它绝不是超阶级的“民主”,也不是与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混为一谈的民主。
修正主义搞了30年超阶级的“民主化”,不仅没有任何成功,而且越来越丧失民心!修正主义的“民主”不是什么“秘诀”,而是祸害中国的祸水!
10,60年混为一谈就是最大的“不客观”
“客观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年里,基本上没有持续的混乱局面,没有造成治理无能、无效,更没有失败。”
两个30年是路线根本对立的,60年混为一谈就是最大的“不客观”!30年的理论混乱,信仰迷失,道德滑坡,难道还不是“持续的混乱局面”?难道还不是“无能、无效”和“失败”?
11,“人民国家”的胡言乱语
“国家管理由“统治”走向“治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即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按照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利益、人民的需要来管理我们自己的国家。”
所谓“国家管理”“统治”和“治理”都是阶级专政的不同表述,故弄玄虚也不能改变和掩盖国家的阶级性本质。
““统治”走向“治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样说岂不是太可笑吗?哪个阶级的专政不是“统治”?不是“治理”?“统治”走向“治理”,就是人民管理国家?剥削阶级管理国家就不是“统治”走向“治理”?
1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是“统治”和“治理”的区别吗?
“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人民不是主人,政府体现的不是人民的意志。在这种社会实行社会管理,只宜采用“统治”的管理形式。”
难道社会主义不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存在了,人民就不是主人了?那岂不是资本主义可以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不需要社会主义过渡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难道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而是“统治”和“治理”的区别?无非是说社会主义没有被统治阶级了,因此也就没有统治阶级了,阶级消灭了,岂不是进入共产主义了?但是,共产主义随同阶级的消灭连同国家都消亡了,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需要镇压的阶级,国家就因为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自行消亡了。哪还有什么“国家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