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下午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
这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温家宝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1月26日新华网)
春节即将来临,对于那些奔波在信访路上的维权者而言,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权利得不到保障,就注定难以过个如意的中国年。但,温家宝总理与访民的面对面交流,却在这寒冬里给信访民众的心灵注入了融融的暖意。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负责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总理这样,经常倾听民众的意见。真正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密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巩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我想解决群众上访也就不是某些地方政府头疼的事了。
之所以来京上访群众能够“巧遇”温总理,我想主要还是我们的基层政府的不作为而引起的,我相信,这些上方百姓在基层政府已经走了多少趟,去法院肯定次数也不少,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去的北京。司法腐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崩溃的话,那整个社会的正义可能就会被邪恶所击败,社会就可能陷入有理无处讲的局面。
信访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行政机关人员对上访人进行的“劫访”行为。在一些地方,对上访人的威胁、打击报复也是较为普遍的。这些现象具有的极大负面效果、造成的问题通常要比信访欲解决的问题严重得多,埋下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种子,与信访工作的目标背道而驰。
民众为什么会信访,是因为权利遭到侵蚀,而在这些侵蚀公民权利的主体中,又大部分涉及政府和权力。比如城市化过程中的强拆行为、农村土地征用的矛盾……也就是说,更多权利的沦丧、矛盾的产生,很大一部分与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脱不了干系。这些矛盾发生时,由于话语权的不均衡、法律救助的缺位,无奈之下民众只好走上信访之路。
其实,我们的社会缺少的不是法律,而是执行法律的能力。有了法律不去执行,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只有让基层政府充分的作为,充分的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减少上访,我感觉,总理应该做的是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为民的思想,而不是亲自去接访。
信访工作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和实现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暖民心。只有信访部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信任人民群众,才能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啥时候,我们的公仆能和总理一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