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宇视角 VS 众智成博
要为发展而学习!
老宇视角: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调查了云南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让他吃惊的是,这些人在事业上都没有大建树,和当初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他还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124名高考状元的材料,其中一个都没成为所从事的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此,罗厅长对孩子们说:别为考试,要为发展而学习!
网友观点:
飒爽英姿66:为发展才是真道理。
吴向东:这早已是众所皆知的事实,但大学为什么还是那么喜欢划分数线录取高分的呢?
911国梁:中科大少年班的悲剧。
天大的小事:得状元本来就是一次考试中的小概率事件,让状元们再集体上次考场,说不定就是百名开外了。换句话说,就是成绩好未必最终会成才,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一个厅长去研究、解释、忠告么?精力要花在刀刃上,老是研究一些无意义的东西,浪费资源和时间哦。
朱虹:中国的应试教育很难有所转变吧?
禾丰浪:教育是目的是什么?取消分数制是第一步。
王丽律师_Sasa:因为很多能力是学校不教、考试不考的。
王红蕾_橄榄树:很好的案例的分析!追逐名校,追捧状元,其实是不自信!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
KIng_KoBra:求学不是求分数。
朱虹:中国的应试教育很难有所转变吧?
辉金:项立刚:并不是这些状元是为考试学习的,只是一般而言,能考成状元的人,是心理有缺陷的人,他一定是那个追求完美、过度关注细节的人,这样人,在社会上不容易有一个好的心态,稍不注意会出问题,而且沟通、包容差,所以除极少数,一般不太容易成功。其实状元书呆子并不多,只是情商已经注定了有问题。
小拧拧:可悲啊!中国教育方式和中国教育体系!
茅草屋23:要考虑的是把路走得越来越宽,但是现在的国内教育只会让人从一条路上走,思维、心智都给封杀掉了。
河图裴志明:“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也许还正在上学,怎么个建树法?相信他们中大多数是优秀的。当然过分追求成绩完美,对兴趣自由也许会有影响。但这样的研究,还是需要细致的统计调查分析的。微博上只适合发个论文摘要。
草根的互联:经历过一次以后,我是不会让我的后代在经受一次蒙蔽的。
田克山:罗厅长现在说学生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当你亲自去考察和下达指标任务的时候,是不是一切以考试成绩为指标呢?建国后,中国学生被文革、大跃进、改革开放等毒害差不多了,后续无人。
石展:这个调查得转,成功和状元无关!
正宗官方围脖:人生有许多道门槛,高考就是其中之一。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自古以来许多人埋首苦读,穷经皓首,无非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混个一官半职。所以,不要对高考状元日后是否有作为苛求太多,他们只能算整个考试体系运作下千千万万个产物中的“杰出代表”而已。只希望别再产生“范进中举”的悲剧就行。
morli:所以,总结起来,制度和机制的改革才是核心,才是重点,被教育的对象早就厌烦了这样高高在上的官员的指挥“你们要这样,你们要那样”!请多问问自己在这个职务上真正作了什么没有?做了这样一个调查说明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稍微有点思辨能力的人都知道。再者,“别为考试,要为发展而学习!”,这话说的自然轻巧且完全正确!!但作为幼小的学生个体和精疲力竭的家长如何以此与强大的中国式“考试”抗衡?从一年级始童鞋们就被推向茫茫“题海”,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要悖离“应试考试”原则,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洞见啊!
小编认为:
最初,为了发展而鼓励学习,可如今却演变成了应试教育。仿佛把一条径直的康庄大道走成了复杂多变的迷宫,越走越背离目标……
永远记住我们的口号,我要为发展而学习!